校本研修课《都江堰》教案
授课老师:罗莹
一、教学目的
1、理解文章对都江堰水流的生动描绘;
2、理解文章运用比照手法突出中心的手法;
3、理解作者对李冰父子新修水利,为民造福的功业的高度评价,使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古代科学家的魅校本研修课《都江堰》教案
授课老师:罗莹
一、教学目的
1、理解文章对都江堰水流的生动描绘;
2、理解文章运用比照手法突出中心的手法;
3、理解作者对李冰父子新修水利,为民造福的功业的高度评价,使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古代科学家的魅力;从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创造中汲取思想精华,学习他们的奋斗和实干精神。
4、体会散文融情寓理,语言酣畅、灵动,给人以审美的享受.
二、教学重点
1、文中对都江堰水流的生动描绘
2、多种修辞手法的用法.
三、教学难点
文章运用比照手法突出中心的写法。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引导法、讨论法
五、教学课时:3课时
六、教学班级:09届旅游班
七、授课时间:2006年10月19日 第五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理解作者
2、分析第一部分比照手法的运用。
一、导入
中国历史上的建筑物工程中,有哪些让你觉得很了不起、很伟大的呢?(引入课题,多媒体板书)
二、作者和都江堰简介(见多媒体)
1、都江堰文字简介
2、都江堰地图展示(老师加以简要的讲解)
三、检查预习
请学生读出划线字的读音,同时老师以多媒体方式正音。
颓壁残垣 惊悸 邈远 庇护 濡养 众目睽睽 遴选 浚理 官场衮衮
挟着 钹 磬 傩戏 韬略 怦然心动
四、分析课文
听范读课文,答复以下问题:
(一)、粗略提问,请学生答复
1、作者在这一部分中提到了哪两项工程?
长城和都江堰
2、作者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描绘长城和都江堰的?
比照手法。
(欣赏一组都江堰、长城的图片)
(二)、齐读第一部分,考虑并答复以下问题:
1、第一自然段是一个单句,请指出它的主语、谓语、宾语。和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我认为,中国历史上最挤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 ~~~~~~~~~~~~~~~~~~~~~~~
主语谓语 宾语
将都江堰和长城作比照,。
《都江堰》公开课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