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后新生六成有职业规划 9 月,又到大学新生入学时,因为教育环境的不断变化与改革、复杂的社会信息对孩子成长的冲击,每届学生身上都带有一些不同的时代烙印,这一届新生与往届有什么不同? 记者带着问题,走进了大连理工大学。昨日下午,大工机械工程学院 2009 级新生辅导员王杨刚从新生寝室走访回来,正跟身边的两名学生干部聊着这届学生身上的变化。以前新生入学的状态用‘ 茫然’ 两字形容最贴切,而现在的学生头脑中藏着各种各样的想法,甚至,六成学生是揣着职业规划走进大学的。王杨告诉记者,虽然现在许多人对 90 后颇有争议,但这群孩子们却给了老师很多惊喜。家长假期帮孩子恶补自理能力有人说 90 后孩子离不开父母的保护,观点很片面。不能说他们没有缺点,一些新生不会洗衣服、不会钉扣子、依赖父母给铺床…… 独立生活有点吃力,但他们的适应能力超出了老师的想象,这是跟往届学生不同的地方。王杨回忆, 5 年前新生入学时,不少家长不放心,怕孩子干不好这干不好那。今年新生入学,一名新生最多由 8 位家长护送过来,乍一看跟从前没啥区别,但仔细了解后发现,家长跟着孩子来大连是顺便旅游,而不是帮孩子分担内务。王杨在了解学生情况时,发现不少家长都有意识的在假期当中,给孩子恶补自理能力, 女生通常学习做饭、做针线活,男孩则学习干家务。即使是生活能力稍差些的学生,他们也能迅速融入大学生活, 这也是家长放心离开的原因。入学才四天,不会洗衣服的学生也开始学着洗了,平时在家不干活的学生也开始擦地、擦玻璃了。王杨告诉记者,学生的变化主要缘于家庭教育观念的变化,以前的学生家长最关心孩子吃得好不好、住得好不好,从这些生活基础的角度出发关心孩子,现在的家长则把目光放在孩子的锻炼和发展上。最明显的表现是,以前总有家长怕孩子吃苦,今年学院有 360 名新生,军训没一个请假的,家长来电话说一定要让孩子锻炼意志,否则孩子永远长不大。还没开始军训,学生也表态即使身体不舒服,也要跟着一起去操场,哪怕帮大家拿水、递毛巾,也要跟着集体,这种渴望融入集体的适应力是老师没想到的。机械学院不再缺跳舞高手每年迎新生,学生干部之前都已看过新生档案,学生会各部门会根据档案,提前物色有特长的新生作为候选。王杨说, 4 年前, 文艺部干部接到一个才艺突出的新生,会兴奋得大喊几声,像挖到宝一样; 现在,走访学生寝室时不经意聊几句,一下午就发现了 5名钢琴过九级的学生。过去,机械学院的女生少,办文艺晚会时想找几个会跳舞的女生很难,现在,问谁会跳舞,不少人举手。现在随意在班级中问几名学生,他们都会有自己的特长。学生们因为各自的不同特点,会在学校内迅速找到一些可供交流的话题,形成一种集体协作的氛围。王杨说,就拿将要举办的新生诗朗诵比赛来说,口才好的、文笔好的、组织能力强的学生聚在一起进行头脑风暴,能够在很短时间内拿出一套参赛的策划方案。王杨说,现在很多学生知识面比老师都广,创造性思维能力比以前的学生强很多。这与高中教育环境的变化有关,现在许多高中在教育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渗透了一些科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有趣课程。而且,每到假期,学生都要参与自己感兴趣的社会考察活动,这是从前
90后新生六成有职业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