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部管理规定
第一部分门诊部工作制度
一、门诊工作制度
1、门诊部实行主任负责制,门诊部主任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由副主任和护士长协助,其他医护人员配合,共同负责门诊各项工作。
2、成立由门诊部主任任组长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
用药,严格按照《病历书写规范》填写门诊病历。门诊部定期检查门诊医疗质量。
四、门诊窗口人员管理制度
1、适用范围:门诊挂号收费人员、门诊药房人员、采血室人员及其他检查环节人员。
2、遵循原则:各行政主管部门直管,门诊办公室监管。有违规违纪等特殊情况发生,应由主管部门介入处理,门诊办公室配合处理。
3、门诊窗口人员要坚持原则,按章办事,规范办理门诊病人挂号收费、取药、采血以及做检查等工作。
4、门诊窗口人员应坚守岗位、集中精力、勤奋工作、态度和蔼、语言文明、热情周到、解释耐心,对病员不顶、不气、不刁难。
5、门诊窗口人员要实行弹性排班制,根据不同季节部分窗口提前30分钟上班,收费员提前作好准备,准时开设服务,严格遵守微机操作规程,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尽量减少排长队现象。
6、挂号收费人员要严格落实患者实名制就医,通过读取身份证或准确录入患者实名身份信息进行实名制建卡;对复诊患者要根据弹屏窗口提示,及时补全已建卡患者的实名信息。
7、处理病人退款、退药,有关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凡退款者须持有关凭证,符合要求的方可退款。只要符合规定、手续完备,应给予办理,不得推诿。
8、工作时间不得撤离岗位,不准由不符合工作要求的人代替本岗位工作人员值岗。
9、门诊收费处、药房及采血室严禁闲杂人员入内,保证资金安全、药品安全、样本安全及器械物资安全,做好清洁卫生。
10、各窗口部门行政主管负责人全面负责本部门日常工作,认真贯彻执行本制度。
五、预约诊疗工作制度
1、健全组织机构,完善预约诊疗服务的组织实施。成立医院预约诊疗管理领导小组,由分管副院长任组长,下设办公室在门诊部,由门诊部安排专人负责预约诊疗服务的组织实施和监管。
2、增加预约诊疗的方式,拓宽诊疗途径,最大程度方便患者就医。开通现场预约、电话预约、诊间预约微信预约、微医预约方式,创新性地推行分时段预约、出院患者中长期预约、慢性病预约、基层医疗机构预约转诊服务等形式。
3、规范医生的出诊管理,确保预约患者顺利就诊。医务人员要按既定的时间出诊,特殊情况下需要变动的,要按照医院《医师门诊替诊、停诊、改诊的流程》填写《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师停诊、替诊、改诊申请单》,门诊部要将停诊情况及时公告,并与已预约患者联系沟通,取得患者的理解。
4、做好预约诊疗患者的服务工作,不断提高预约挂号的比例。加强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培训,工作人员要关心体贴患者,解答问题时要文明礼貌,耐心细致。对于70岁以上的老人及来自外地的患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诊的患者,应重点做好预约安排。
5、为了方便慢性病及出院病员及时复诊,坐诊医生应大力宣传中长期预约,填写《中长期预约卡》,让病员到预约室、挂号窗口或微信、微医进行预约,保证门诊病员量,减少患者排队等候的时间,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提高门诊复诊率。
六、多学科综合门诊管理制度
1、多学科综合门诊在分管院长的领导下,由门诊
部、医务科负责日常工作。各临床科主任、副主任负责对多学科综合门诊的业务技术指导,并积极参与多学科门诊工作。
2、诊疗范围
(1)门诊病人就诊3个专科或在一个专科就诊3次以上尚未明确诊断者。
(2)门诊病人所患疾病诊断较为明确,但病情涉及多学科、多系统、多器官需要多个专科协同诊疗者。
(3)外院转来本院的疑难病患者。
3、参加多学科综合门诊的医师原则上由具有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资格的临床医师担任。
4、多学科综合门诊时间采取预约制,多学科综合门诊诊室设在门诊部二楼。
5、门诊部对多学科综合门诊工作进行管理与考核,须定期总结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6、申请流程对需多学科综合门诊诊治的患者,由首诊医师提出申请一填写《多学科综合门诊会诊申请单》一完善基本检查后,将检查结果和申请单送交门诊部-门诊部根据申请医师的要求和患者病情决定参
与多学科综合门诊的科室和专家-安排会诊时间-完成多学科综合门诊诊治。
七、门诊医师首诊负责制
1、首诊医师,须及时对病人进行必要的检查、作出初步诊断与处理,并认真书写病历。
2、对非本科室范畴疾病患者首诊医师均不得拒诊,应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认真书写门诊病历,并耐心向患者做好沟通解释和在信息化系统里为患者申请门诊会诊。
3、对边缘性疾病患者,首诊医师应负责诊疗。必要时,可请有关科室会诊,严禁相互推诿。
4、首诊医师对需要紧急抢救的患者,应通知急诊科医生配合抢救,
门诊部管理规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