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母婴护理
学习目标
产褥期的定义
产褥期母体生殖系统和乳房的变化、母亲的心理调适
运用护理程序为产褥期妇女及其家庭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
母乳喂养的方法和乳房护理方法
正常新生儿家庭护理内容
社区护士观察要点
一、新生儿护理
清洁、着装、预防乳房肿胀、乳头皲裂、退奶的方法
产褥期体操
产后2天后开始,腹式深呼吸、缩肛动作、抬腿运动、抬臀运动等
性生活指导
产后6周可恢复性生活、避孕措施的选择
产后复查:产后6周
心理护理
母乳喂养
乳头凹陷:指导产妇在喂奶前执行霍夫曼运动(图1),也可以使用吸乳器,利用负压吸引作用使乳头突出(图2)。
图1霍夫曼运动
图2吸乳器
母乳喂养—护理措施
产前宣教
产前乳房护理
擦洗乳头、纠正平坦乳头和凹陷乳头
乳母心理准备
消除紧张,早吸吮,按需哺乳
母乳喂养技巧指导
母亲体位
婴儿含接姿势
乳头皲裂的护理
乳房肿胀的护理
母乳喂养的姿势
母亲的体位
坐位或卧位,全身肌肉放松抱好婴儿
婴儿头部与身体呈一直线,脸对着乳房,鼻子对着乳头,身体紧贴母亲
四指贴靠乳房下的胸壁上,示指支撑乳房基底部,拇指轻压乳房上部(“C”字形)
婴儿含接姿势
下颏接触乳房,嘴张大后将乳房送向婴儿
含住乳头和大部分乳晕
下唇外翻,婴儿嘴下方露的乳晕比上方少
乳房肿胀的护理
原因
开奶晚
产妇乳头扁平或凹陷
新生儿含接不良
限定喂奶时间
不能经常排空乳房
预防
早开奶:生后及早进行皮肤接触、早吸吮
产前纠正扁平或凹陷乳头
确保正确的含接姿势,做到充分有效的吸吮
鼓励按需哺乳
处理
热敷、按摩、手工挤奶
母乳喂养
乳腺炎护理
红肿热痛、硬结提示乳腺炎
进行热敷、按摩、排空乳汁
体温高时遵医嘱给予抗菌素
哺乳期指导
精神、饮食、卫生、休息与睡眠
母亲上班后乳汁的保存
新生儿的家庭护理
内 容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保健重点
新生儿家庭护理的危险因素防范
正常新生儿的护理
什么叫新生儿?
新生儿是指自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到生后整28天的活产儿。
胎儿←所有营养来自母体、胎儿一旦分娩→新生儿→逐步适应宫外环境,自己独立呼吸、循环、消化(摄取营养)、排泄等。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体温
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
皮下脂肪薄,
保温能力差,散热快,体温不稳定
脱水热
皮肤黏膜
胎脂
口腔黏膜(颊脂体、上皮珠、马牙)
正常新生儿的护理措施
保暖
监测体温和体重
每日测体温2次
沐浴后测体重
沐浴
每日清晨沐浴一次
淋浴或盆浴
注意室温、水温
观察皮肤
眼耳口鼻的护理
预防接种指导
卡介苗的接种反应:局部破溃流脓。
洗澡后,可以用75%的酒精局部消毒。
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需随诊。
体 重
是反映新生儿成熟程度和营养状态的重要指标。体重越轻说明在宫内发育越差,越不成熟,患病机率就越大。出生时正常体重:2500克-4000克。
低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克
极低体重儿:出生体重<1500克
超低体重儿:出生体重<1000克
新生儿的消化系统的特点
胃呈水平位,喷门括约肌发育差,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吃奶后易呕吐,溢乳,注意防止窒息。
新生儿的生理特征
呼吸
出生后10秒到1分钟内开始有规律的呼吸。
新生儿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善,呼吸浅表,
节律不整齐。
腹式呼吸为主
呼吸表浅,频率较快(每分钟30-40次)
有时节律不规则
新生儿的生理特征
心率
新生儿心率波动于120—160次/分,一般
在140次/分左右。当啼哭、运动或呼吸增
快时心率相应增加。
新生儿的生理特征
大小便
出生后12小时内开始排墨绿色胎便。
3—4天后变为黄色糊状大便。母乳喂养的孩子大便呈金黄色,每日可达5—6次。配方奶喂养每日大便1—2次。新生儿大便偶尔可夹有奶瓣或发绿,只要孩子精神、食欲好是正常现象。
新生儿的生理特征
睡眠
正常新生儿每日睡眠时间可达16—20小时(18—22小时)。除了吃奶其他时间基本都在睡觉。家长不要过多打扰。好的睡眠有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随着孩子日渐长大,睡眠时间会逐步缩短。
新生儿的生理特征
免疫系统
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
,细菌及病毒可通过创伤部位进入体内。
,局部保护能力弱,一旦有感染容易播散。
。部分抗体来自母亲。母乳喂养及预防接种是增强小儿免疫力的最佳方法。
新生儿的生理特征
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现象
★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体重下降 ★假月经和乳腺肿大
新生儿的生理特征
生理性黄疸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5-7天最重,10-1
产褥期母婴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