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空调设计规范.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2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空气调节的设计规范(一)
类型:通风与空调标准规范
6. 4空气调节冷热水及冷凝水系统
6. 4. 1空气调节冷热水参数,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宜采用以下数值:
空气调节冷水供水温度:
5〜9C, 一般为 7C;
之间通过共用集管连接时, 每台冷水机组入口或出口管道上宜设电动阀, 电动阀宜与对应运行的冷
6 . , 每台冷水机组入口或出口管道上宜设电动阀, 电动阀宜与对应运行的冷
5冷凝水排入污水系统时,应有空气隔断措施,冷凝水管不得与室内密闭雨水系统直接连接。
6冷凝水管管径应按冷凝水的流量和管道坡度确定。
6. 6空气处理
6. 6. 1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宜安装在空气调节机房内,并留有必要的维修通道和检修空间。
6. 6. 2空气的冷却应根据不同条件和要求,分别采用以下处理方式:
1循环水蒸发冷却;
2江水、湖水、地下水等天然冷源冷却;
3采用蒸发冷却和天然冷源等自然冷却方式达不到要求时,应采用人工冷源冷却。
6. 6. 3空气的蒸发冷却采用江水、湖水、地下水等天然冷源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水质符合卫生要求;
水的温度、硬度等符合使用要求;
3使用过后的回水予以再利用;
地下水使用过后的回水全部回灌并不得造成污染。
6. 6 . 4空气冷却装置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采用循环水蒸发冷却或采用江水、湖水、地下水作为冷源时,宜采用喷水室;采用地下水等天然冷源且温度条件适宜时,宜选
用两级喷水室。
2采用人工冷源时,宜采用空气冷却器、喷水室。当利用循环水进行绝热加湿或利用喷水提高空气处理后的饱和度时,
可采用带
喷水装置的空气冷却器。
6. 6. 5在空气冷却器中,空气与冷媒应逆向流动,其迎风面的空气质量流速宜采用
2. 5〜3. 5kg/(m2・s)。当迎风面的空气
质量流速大于3. 0kg/(m2・s)时,应在冷却器后设置挡水板。
6. 6. 6制冷剂直接膨胀式空气冷却器的蒸发温度,应比空气的出口温度至少低
3 . 5C;在常温空气调节系统情况下,满负荷
时,蒸发温度不宜低于 0C;低负荷时,应防止其表面结霜。
, 应比空气的出口干球温度至少低
冷媒的温升宜采用5〜10 C,其流速宜采用0. 6〜
1. 5 m/ S。
6. 6. 8空气调节系统采用制冷剂直接膨胀式空气冷却器时,不得用氨作制冷剂。
6. 6 . 9采用人工冷源喷水室处理空气时,冷水的温升宜采用
3〜5C ;采用天然冷源喷水室处理空气时,其温升应通过计算
确定。
6. 6 .10在进行喷水室热工计算时,应进行挡水板过水量对处理后空气参数影响的修正。
1. 0C时,送风
3. 1. 8条的有关要求。
6. 6. 11加热空气的热媒宜采用热水。对于工艺性空气调节系统,当室内温度要求控制的允许波动范围小于± 末端精调加热器宜采用电加热器。
6. 6. 12空气调节系统的新风和回风应过滤处理,其过滤处理效率和出口空气的清洁度应符合本规范第 当采用粗效空气过滤器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中效空气过滤器。空气过滤器的阻力应按终阻力计算。
6. 6. 13 一般中、大型恒温恒湿类空气调节系统和对相对湿度有上限控制要求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空气处理的设计,应采取新 风预先单独处理,除去多余的含湿量在随后的处理中取消再热过程,杜绝冷热抵消现象
空气调节的设计规范(二)
类型:通风与空调标准规范
7 . 2电动压缩式冷水机组
7 . 2 . 1水冷电动压缩式冷水机组的机型,宜按表 7 . 2 . 1内的制冷量范围,经过性能价格
比进行选择。
表7. 2. 1水冷式冷水机组选型范围
11 巧一700
105J-L75S
7 . 2. 2水冷、风冷式冷水机组的选型,应采用名义工况制冷性能系数
(COP)较高的产品。制
冷性能系数(COP)应同时考虑满负荷与部分负荷因素。
7 . 2. 3在有工艺用氨制冷的冷库和工业等建筑,其空气调节系统采用氨制冷机房提供冷源
时,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应采用水/空气间接供冷方式,不得采用氨直接膨胀空气冷却器的送风系统;
2氨制冷机房及管路系统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冷库

空调设计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unhongz9
  • 文件大小37 KB
  • 时间2022-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