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领导概论
学习目的
第一节领导的内涵
第二节领导理论
第三节领导的艺术
学习目的
1. 理解领导的含义。
2. 了解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3. 掌握领导者的权力来源。
4. 掌握领导理论,并会应用。
第一节领导的内涵
一、领导的概念
1、历史观点
泰勒:领导是影响人们自愿努力以达到群体目标所采取的行动。
斯托格迪尔:领导是对组织内个人施加影响力的活动过程。
戴维斯:领导是说服他人热心于一定目标的能力。
共同点:
领导要施加影响力;
领导是一个过程;
领导必须实现某种目标。
根据有关研究表明:员工的才能得以发挥,60%来自上级领导者的职权,40%来自上级的鼓励与引导。
2、定义
领导——是领导者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三要素:
要有部下、影响力、目的
3、领导的作用:
指挥、协调、激励
二、领导与管理的关系
1、领导与管理
管理:是建立在合法的、有报酬的和强制性权力的基础上对下属命令的行为。
领导:可能建立在合法的、有报酬的和强制性权力的基础上,但更多的则是建立在个人影响力、专长权以及模范作用等基础之上。
区别:从过程的角度来分析
管理:
计划、预算;
组织安排;
控制、解决问题。
领导:
定经营方向;
联合群众;
激励和鼓舞
2、领导者与管理者
(1)领导者:
即担任领导工作的人(领导个人和领导班子)或指利用影响力带领人们或群体达到组织目标的人。
(2)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差异
任命:
领导者可以任命,也可以从一个群体中产生;
管理者是被任命的。
影响力来源:
领导者——权力影响力(职位权力);非权力影响力(个人权力);
管理者——来自所在的职位所赋予的正式权力。
国外看法(职能):是管理者必然是领导者,反之未必;
国内看法(影响力):是领导者必然是管理者,反之未必。
一般地讲,一个人既是领导者,又是管理者,但也常常存在两者分离的情形。
(1)领导者并非一定是管理者(如:非正式组织的头头)
(2)管理者不一定是领导者(因为领导的本质在于部下的服从)
领导的影响力:指一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能力。
张厂长的影响力
张先生受命前往一家亏损的企业担任厂长。到任之后,他待人热情,早上早早地站在工厂门口迎候大家,如果有的员工迟到,他并不是批评和指责,而是询问原因,主动帮助员工解决实际困难。一周下来,大家看到厂长每天都提前到厂,而且又待人热情,原来习惯迟到的员工也不迟到了。
请问:是什么权力使张厂长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力?
A、专长权 B、感召权 C、法定权 D、B和C
三、领导影响力的来源及其构成因素
领导影响力
构成
权力影响力
非权力影响力
法定权
强制权
奖赏权
专长权
感召权
影响因素
传统观念
职位因素
资历因素
品格
才能
知识
感情
第二节领导理论
领导理论
基本观点
研究目的
研究结果
领导特质理论
1920-1930
领导的有效性取决于领导者个人特性
好的领导者应当具备怎样的素质
各种优秀领导者的描述
领导行为理论
1940-1960
领导的有效性取决于领导行为和风格
怎样的领导行为和风格是最好的
各种最佳的领导行为和风格描述
领导权变理论
1960-1980
领导的有效性取决于领导者、被领导者和环境的影响
在不同的情况下,哪一种领导方式是最好的
各种领导行为权变模型描述
第九章 领导【领导艺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