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自然辩证法结课论文.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自然辩证法结课论文题目: 人与自然的关系指导教师: 杨莉学院: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专业: 计算机应用技术姓名: 贺言君学号: 122081203001 日期: 2012 年 10月 27日 1 人与自然的关系贺言君( 兰州理工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12级) 摘要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自人类产生以来,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就成为了一个人们必须时刻面对、而又难获其解的难题。今天,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更趋紧张。因此,本文主要通过研究当代全球化问题,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出发,并结合自身专业,来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相处之道。关键字: 人;自然;关系;和谐发展正文 1. 自然观的形成与发展人类从远古发展至今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一直十分关注。在 19 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就做过深入的研究。马克思说过:“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恩格斯也说过:“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作为自然界的自然界;而人的智力是比例于人学会改变自然界的状况而发展的。”[2] (一)古代朴素自然观在原始社会里,人类在劳动中逐渐积累起关于自然界的知识。“随着劳动而开始的人对自然的统治,随着每一新的进步又扩大了人的眼界。他们在自然对象中不断的发现新的、以往所不知道的属性。”[3] 这些在劳动中产生并以经验形式 2 存在于技术之中的自然知识,构成了自然科学萌芽的最早形式。人类进入奴隶制社会后,科学开始在古希腊和古罗马以哲学的形式出现。伴随着中古时代自然哲学家的科学思想和哲学思想的发展从而形成了古代朴素自然观。这种自然观从总体上揭示了自然界的物质性、统一性和发展变化,从总体上勾画了自然界的图景和本来面目,初步显露了人类认识自然的灿烂光辉。但是, 这种自然观也暴露了它的直观性、思辨性、猜测性、粗糙性的历史局限性。这种自然观在古代没有得到发展,而被神秘主义自然观压倒了。(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14-15 世纪初,欧洲在逐渐发展的手工业和农业中,越来越多地应用机械技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地理大发现以后,日益发展的工场手工业尤其是钟表业,更促进机械技术的发展。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欧洲近代自然科学从自然哲学的母腹中脱胎出来,迅速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生产中所应用的近代科学革命和发现、发明有三个明显特点:工具多是机械装置,生产中所解决的大量问题是力学问题,机械力学分门别类地分析和实验研究十十分突出,其他学科发展还不充分;分流行;近代科学技术所继承的古代科学遗产,主要是同力学相关的原理、定律,如杠杆原理、浮力原理等。[4] (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马克思主义对于包括人在内的自然界的总看法。它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 19 世纪中期的自然科学革命性变革中确立的。他与辨证

自然辩证法结课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63229029
  • 文件大小106 KB
  • 时间2017-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