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自然界的水.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化学讲座一. 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二. 重点、难点: 重点: 1. 水的组成 2. 分子原子的概念、性质 3. 化学反应的实质 4. 水的净化过程 5. 物质的分类难点: 分子原子的概念辨析水净化处理的过程三. 重点分析和讲解: 1. 电解水实验: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是氢气;正极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与正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 2:1 ,质量比为 1:8 ;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精确的实验表明每个水分子由 2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构成,水的化学式 H 2O。正氧负氢,氧一氢二。 2. 物质的分类: 3. 分子原子的知识(1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原子、分子和离子; (2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 )分子的基本性质体积小、质量小;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越快。分子之间有间隔;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最大,液体次之,固体最小。(4 )分子的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例如:一个水分子由 2 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5 )从分子的角度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 它的分子起了变化, 变成了别的物质的分子; (6) 化学变化的实质( 由分子原子的角度看化学变化): 分子分成原子, 然后原子重新组合;(7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8 )原子与分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9 )由分子的角度看混合物与纯净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果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就是混合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就是纯净物; 4. 水的净化(1 )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可以净化水。(2 )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软水。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可软化硬水,生活中通过煮沸也可以降低水的硬度。(3 )硬水与软水的区别:加入肥皂水,泡沫丰富的是软水,无泡沫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4 )净化的方法吸附法:利用活性炭或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质对杂质吸附,并除去臭味。沉淀法: 用明矾或其它絮凝剂与水中的可溶物和不溶物反应生成沉淀; 硬水加热生成沉淀。过滤法: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跟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过滤装置的要求: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 倾倒液体的烧杯嘴靠着玻璃棒、玻璃棒靠着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管壁靠着烧杯的内壁) 蒸馏法:水中的杂质主要是一些不挥发的无机物,把水加热至沸腾时,水变成水蒸气, 导出冷凝成蒸馏水。 5. 爱护水资源(1 )人类拥有的水资源地球上 71% 被水覆盖;淡水只占全球水储量的 % ,可利用的只约占其中的 % , 即 × 10 16m 3。我国水资源总量为 × 10 12m 3 (居世界第六位) ,但人均只有 2300m 3 左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居世界第八十几位)。(2 )爱护水资源①节约用水:使用新工艺、改革工艺、改变习惯等可减少大量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②防止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是指大量污染物排入水体, 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恶化, 水体及周围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对人类的健康、生活和生产活动等

自然界的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博士
  • 文件大小218 KB
  • 时间2017-01-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