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前路小学 吴旦
教学理念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组第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自己的生死,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时……(生:12小时,24小时……)为了找到儿子,他不顾别人的劝阻,8小时过去了,就在挖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来看看第5段(课件 第5段)你想到了什么??(生:因为他答应过自己的孩子……)就为了这个承诺,他挖了8小时,12小时,(生:24小时……)
12小时过去了,又可能发生什么事情?(生:手指破了,大石头搬不动……)父亲会想什么呢?(生:……)没有人帮助他,反而认为他精神失常了,此时的父亲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但是父亲有没有停止?(没有)为什么?(生:……)所以他挖了8小时,12小时,(生:24小时……)
24小时过去了,24小时是多长时间?(一天一夜)又可能发生什么事情?(生:爆炸,余震,受重伤……)不但这样,孩子的生还机会非常渺茫,可是父亲有没有放弃呢?(生:没有)为什么?(生:……)哪怕有一丝丝的希望,父亲也要去找,所以他挖了8小时,12小时,(生:24小时……)
36小时过去了,父亲已经挖了多久?(一天一夜,再加一整个白天)儿子生还的机会更加渺茫了。此时的父亲心情会怎样?(生:灰心、绝望,生怕找不到儿子
…)是啊,都已经36小时了,我想这个时候父亲已经忘记了身体的疲惫,心情越发紧张,但他有没有被压跨?(生:没有)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生:……)哪怕他的承诺被这残酷的现实所击破,但是他还是要履行这个承诺, 所以他挖了8小时,12小时,(生:24小时……)
漫长的36小时过去了,此时父亲的外貌已经变成什么样了?(生:……) 课文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生:……)是的,此时年轻的父亲好象一夜间苍老了许多,他已经面目全非,伤痕累累,衣服破烂不堪。“堪”字在字典里有这几种解释a:可以,能够b:能忍受。在这里应选b。 是啊,任凭衣服破得让人不能忍受,任凭自己伤痕累累,任凭自己心力憔悴,但是他有没有停止?(没有)因为他曾经对儿子说过(生:……)
父亲用行动谱写了爱的诗篇,我们再来深情地读一读吧!(课件)
父亲的爱创造了奇迹!当他挖到38小时时候,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生:……)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生:……)爸爸,真的是你吗?(生:……)我想这激动人心的一刻,将深深地烙在这对父子的心中!烙在所有人心中!
五、情感升华 总结课文
1.课文学到这里,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生:……)这使我想到了一首诗,和老师一起读读吧!(课件 小诗)
2.带着你的感受,我们再一次回顾1—15段,再一次走进这位了不起的父亲,再一次去感受这浓浓的父爱!(学生读文)
3.作业:课后选择一项做一做,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①和爸爸的目光对视一分钟,你看到了什么?
②观察爸爸的背影,你想到了什么?
③帮爸爸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你体会到什么?
这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伟大的父亲,那地震中的儿子,又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下课!
教学反思:
整篇文章字里行间充满着浓浓的父爱,所以我在教学中,从课文的整体入手,创设情景,引导学
17地震中的父与子地震中的父与子地震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