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3《愚公移山》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3 愚公移山
教学目的
知识目的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2.理解课文深化的寓意.
才能目的
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才能23 愚公移山
教学目的
知识目的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2.理解课文深化的寓意.
才能目的
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才能。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比照,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的
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才能。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户晓,同学们耳熟能详,愚公移山这首歌恐怕也都吟唱自如。下面请看动漫flash—-愚公移山。(精品文档请下载)
学生欣赏画面,品味美妙的乐曲。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
2.学生齐读课文,老师提示句子停顿。
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学生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老师巡视,答疑解惑。
4.指出以下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始一反焉 汝之不惠 亡以应
一厝朔东 无陇断焉
三、思读课文,理解寓意
1.学生分两组,展开课堂辩论。
辩题:愚公、智叟到底淮愚?
正方:愚公实愚
反方:智叟不智
辩词选摘:正方:愚公实愚
两座山宏伟高大.实难移走;愚公年且九十,?全家人力量微弱,
况且只有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帮助;工具落后,敲石挖土,用畚箕装了土石远运山外;路途遥远。运土石到渤海之尾,隐土之北。(精品文档请下载)
反方:智叟不智
愚公痛感迂塞之苦,有艰辛奋斗的精神;”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确知移山之利,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有子孙的支持,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场;深明可移之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有开展变化的观点;感动天帝,将山搬走,显示愚公移山力量之大,精神感人至深;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是真正的愚。(精品文档请下载)
老师总结:经过一番剧烈的辩驳,愚公智叟孰智孰愚已成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2.提问: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例如:要抑制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成功终会属于我们。
做任何事。都要有坚决的信念,要有恒心和毅力。
凡事预那么立,不预那么废。
大小、多少是相对的,都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成功、失败亦如此。

23《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upcfxx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22-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