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知觉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知觉的涵义并能够说明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了解知觉的基本特点掌握空间知觉、时间知觉以及运动知觉的几种独特的表现, 分析语言、图式等在知觉过程中的作用等。重点难点 1. 知觉的基本特征 2. 知觉过程的信息加工教学时数 6 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第一节知觉的概述一、什么是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与意义的反映。当我们行走在林荫道上, 不仅看到各种颜色, 听到各种声音, 闻到各种气味, 而且认识到这是美丽的街心花园,那是汽车在行驶,人群川流不息,即在我们头脑中产生了花园、汽车、人群的整体形象。看到一张桌子、听到一首曲子,这都是知觉。知觉和感觉一样, 都是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 都是我们对现实的感性反映形式。离开了刺激物对感觉器官的直接作用,既不能产生感觉,也不能产生知觉。知觉以感觉为基础, 但它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综合。知觉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过程。把感觉信息整合、组织成清晰的完整映象。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很少意识到孤立的感觉, 我们的头脑总是不断对感觉信息加以组织的。例如, 听觉刺激是一个复杂的序列, 被我们知觉为言语, 或流水声, 或汽车声, 即组织成有意义的声音。这种组织功能主要依靠于我们的过去经验。刚果的俾格米( Pygmi ) 人居住在枝叶茂密的热带森林中。人类学家特恩布尔( Turnbull , 1961 ) 曾描述过这些人及其生活方式。有些俾格米人从来没有离开过森林, 没有见过开阔的视野。当特恩布尔带着一位名叫肯克的俾格米人第一次离开居住地大森林来到一片高原时, 他看见远处的一群水牛时惊奇地问:“那些是什么虫子? ”当告诉他是水牛时, 他哈哈大笑, 说不要说傻话。尽管他不相信,但还是仔细凝视着,说“这是些什么水牛会这样小。”当越走越近,这些“虫子”变得越来越大时,他感到不可理解,说这些不是真正的水牛。感觉与知觉的不同: 其一, 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 而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物体的各种属性加以综合和解释的心理活动; 其二, 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而知觉是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和意义的解释; 其三, 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 而知觉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 其四, 从严格意义上讲, 感觉是天生的反应, 而知觉却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二、知觉活动过程知觉作为一种活动, 包含了以下三个阶段: 觉察: 是指发现事物的存在, 而不知道它是什么,即把信息从感觉存储中抽取出来,把它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例如,将刺激“A”分解为“/”、“-”、“\”三个组成部分。分辨:把一个事物或其属性与另一个事物或其属性区别开来。即将抽取出来的信息与头脑中储存的记忆编码相匹配。确认: 指人们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当前获得的信息,确定知觉的对象是什么,给它命名,并把它纳入一定的范畴。最后确定出识别系统的输出——即认识了该客体,如认识了刺激“A”读“ ay”或知道是英文字母表中的第一个字母,一个好分数的等级等等。知觉活动过程一般由五个环节组成, 称为知觉链。第一个环节是外界刺激, 它是指环境汇总作为知觉来源的客观事物及其属性。第二个环节是中介物。外界刺激通过各种中介物传递到人的感觉器官。第三个环节是刺激物与感官知觉的相互作用, 将刺激能量转化为神经冲动。第四个环节是神经冲动通过感觉通
第六章知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