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年表
《夏商周年表》〔载 2001 年修订版《新华词典》〕
朝代年代王汤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
朝代 年代 前 1046- 前 1043 前 1042- 前 1021 前 1020- 前 9戌 丁亥-乙未 丙申-甲寅 乙卯-庚午汤 太甲 沃丁 太庚 小甲 雍己 太戊 仲丁 外壬 河亶甲 祖乙 祖辛 王〔帝〕13
33 29 25 17 12 75 13 15 9 19 16 在位年数 商前期 1637-1563 1562-1550
1549-1535 1534-1526 1525-1507 1506-1491
1490-1466 1465-1434 1433-1408 1407-1402 1401-1374 1373-1353 1352-1325
1324-1266 1265-1259 1258-1226 商后期 1225-1220 1219-1199 1198-1195
1194-1192 1191-1155 1154-1122 丙申 - 辛丑 壬寅 - 壬戌 癸亥 - 丙寅 丁卯 - 己巳庚午-丙午 丁未-己卯 廪辛 庚丁 武乙 太丁 帝乙 帝辛 6 21 4 3 37 33 辛未-乙未 丙申- 丁卯 戊辰 - 癸巳 甲午- 己亥 庚子 - 丁卯 戊辰- 戊子 己丑 - 丙辰 丁巳
乙卯 丙辰-壬戌 癸亥-乙未 沃甲 祖丁 南庚 阳甲 盘庚 小辛 小乙 武丁 祖
庚 祖甲 25 32 26 6 28 21 28 59 7 33 邵雍“商代年表〞列汤至帝辛 28 帝,
2 / 7
公元前 1766- 公元前 1122,共 645 年。今《夏商周年表》列汤至帝辛〔纣〕 31 帝,公元前 1600- 公元前 1046,共 555 年。《史记·殷本纪第三》:“汤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于是乃立太丁弟外丙,是为帝外丙。帝外丙即位三年,崩,立外丙之弟中壬,是为帝中壬。帝中壬即位四年,崩,伊尹乃立太丁之子太甲。太甲,成汤嫡长孙也,是为帝太甲。〞显然,今表于成汤与太甲之间参加帝外丙、帝中壬,与《史记》吻合。至于太丁即位为帝之记,那么先见于《辞源·附录》“中国历史纪年表〞之“商世系表〞,其来源那么注曰“据《史记·殷本纪》及甲骨文〞。然而,其后有的“中国历史纪年表〞〔如《简明古汉语字典·附录》②〕于汤后无“太丁〞,武乙前方为“太丁〔文丁〕〞,此那么与邵雍相同。显然,今《夏商周年表》于成汤后参加“太丁〞是依据对甲骨文的考证。然而,邵雍为何不依据《史记》推“外丙〞、 “中壬〞之在位年数,却把“太丁〞放在武乙之后,这也是应该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想来邵雍如此安排, 必然有他的文献依据。甲骨文是殷文,是盘庚迁都殷地方出土的文物。 我们对“太丁〞是否就是 “文丁〞,应该有进一步的研究。 《史记·三代世系表一》内列三十帝〔汤后无“太丁〞,“帝武乙〞后为“帝太丁〞〕,《史记·殷本纪第三》“集解〞:“谯周曰:殷凡三十一世,六百余年。《汲冢纪年》曰:汤灭夏以至于受二十九王,用
岁四百九十六年也。〞今《夏商周年表》列 31 帝与谯周说合,而总年数非“六百余年〞;邵表列 28 帝,即不合于谯周之说亦不合于《竹书纪年》之记,可是总年数却合于谯周“六百余年〞之说
夏商周年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