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高温热害对水稻生长的影响.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高温热害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摘 要 南四湖是北方最大的淡水湖,而南四湖地区是山东省水稻主产区。因此,将系统地分析高温对南四湖湿地水稻生长的影响、水稻高温热害指标以及高温热害发生规律,并对进一步防御调控高温热害提出相关建议。 浅谈高温热害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摘 要 南四湖是北方最大的淡水湖,而南四湖地区是山东省水稻主产区。因此,将系统地分析高温对南四湖湿地水稻生长的影响、水稻高温热害指标以及高温热害发生规律,并对进一步防御调控高温热害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南四湖;水稻;高温热害
中图分类号:S511;S428 文献标志码:B DOI:.1673-
1 高温热害指标确定
自然条件下,通过杂交籼稻开花受精试验得出,日平均气温不低于30 ℃、日最高温度不低于35 ℃时,可造成水稻高温致害。水稻高温致害指标为日平均气温≥30 ℃、日最高温度≥35 ℃[1]。
2 高温热害对水稻的影响
高温对水稻形态与发育的影响
一些水稻品种对高温比较敏感,生长时会被高温伤害。高温伤害现象包括抽叶速率减慢,叶片颜色变浅、变白、变短、畸形,也有株高变短等情况[2]。日最高温度32~38 ℃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剑叶伸长量变大。
高温对水稻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灌浆结实期决定了稻米的品质。所以,灌浆结实期温度对米粒的影响最大。灌浆结实期如遇高温,将导致米粒蛋白含量上升,垩白粒率、垩白度增高,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下降。水稻的外观品质、加工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等都会受到一定影响。
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为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质量。起初,高温会影响水稻的分蘖,进一步影响有效穗数。但在一定范围内,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可以相互补偿。以后阶段,主要是在抽穗开花期后,因颖花分化已经结束,颖花的总量已经大概确定,所以后期高温主要影响结实率和千粒质量。
高温对水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光合作用及蛋白质代谢
植物光合作用对高温胁迫响应灵敏,植物遭受逆境损伤的首要表现是光合作用效率降低。高温胁迫在水稻开花期减少剑叶的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3]。另外,不同品种耐热性不同,不同水稻叶片的光合作用对高温胁迫响应的灵敏度不同。
植物体内的蛋白质种类和含量因高温胁迫产生变化。这种变化是一种环境胁迫对植物的伤害机制,同时是一种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机制。温度较高时,蛋白质的合成速度减慢,酶的活性降低,水稻会受到高温热害。另外,高温可以加快水稻的蛋白质水解和叶绿素分解,使叶片变黄[4]。
酶保护系统与脯氨酸
高温胁迫下,水稻叶绿素含量会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会降低,丙二醛含量和质膜透性会明显上升。高温胁迫初期抗坏血酸、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会小幅增加,随后迅速降低。抽穗扬花期,温度达到37 ℃时,丙二醛含量会明显增加,类胡萝卜素含量会明显下降[5]。
脯氨酸具有渗透作用,一般情况下主要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同时可以作为氮库及恢复生长的能源。水稻在抽穗开花期受到高温胁迫,游离的脯氨酸含量会普遍上升。在逆境条件下,游离的脯氨酸增加量不同。耐高温的品种在逆

浅谈高温热害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可卿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2-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