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静下心工作沉住气做人》有感
读《孔子教做人》有感 三堡寄宿制小学项秀兰 提到孔子,想必大家都对他有一番了解吧,他生与公元前551年,在479年因病去世。虽然孔子去世了,但他的精神学著永垂不朽。 孔子可谓衣裳而活的,失去了礼,人凭什么生活呢。失去了爱,一个人如何成为一个人呢。 今天很多具体的礼节,正是由于人们追求美好的生活而形成的。做任何事情一定存在它的礼,而社会的一切活动,离开了礼,是办不成的。‘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论,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因为有了礼,生活才井然有序。 敬重别人如果不符合礼节,就是粗野。对别人恭敬而不符合礼节,就可以被认为是巴结。勇敢而失去礼节就叫暴戾。礼是什么。礼就是一个人做事的方法。做人而无礼,则‘手足无所措,自目无所知,进退捐让无所制。'治国而无礼,就象盲人失去了拐杖,不知道方向,就象整夜在暗室里摸索,没有光明怎么看得见呢。没有礼,家庭失和,朝廷失序,军事失制,政治失度,一切都会失体。 生活不就是追求幸福吗。生命,怎么能缺少快乐呢。人有了快乐,必然想表达出来,并表现在行为上,这是自然的情理。人,是不能没有快乐的,而快乐又不能没有表达的方式,没有适当的表达方式不能不生乱。所以,才有了音乐。音乐,本质上也就是人们的快乐。 君子乐在追求生活,小人乐在发泄私欲。这样,君子推行音乐的教育来调节人们的心志,使人们心向道义。由音乐正可以看出人们的品德。因为,人们发自内心的情感不会是虚伪的。 孔子说。‘三种快乐有益,三种快乐有害。能用礼节制自己为快乐,
以夸奖他人好处为快乐,以朋友众多并且贤良为快乐,这是有益的。以骄傲放肆为快乐,以舒坦游玩为快乐,以吃喝寻欢为快乐,这是有害的。' 孔子的‘快乐观'其实就是教人修身养性的处世观。我们都需要快乐,我们时刻都在追求着快乐,因为快乐有益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并且能提高工作效率。所以,我们需要快乐的生活,快乐的工作。那么,怎么做才能使自己真正感觉快乐呢。 孔子的快乐观给了我很大的启示,那就是。我们的快乐必须是以不伤害他人为前提,并且能给他人带来愉悦,也就是学会夸奖别人,让别人开心的同时,自己也会收获更大的开心,这种开心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快乐,是集体氛围的和谐产生的快乐,它与一个人的自得其乐有着本质的不同。这种快乐能产生积极的巨大的力量,催人奋进,并且快速奔向成功的目标。 孔子讲‘君子坦荡,小人常戚戚'。君子为人坦荡,真心真意,没有‘弯弯绕',人品如岁寒之松柏,而小人则不一样,他们私欲缠身,为自己的得失精打细算,结果像背负着大山一样活着,更令人讨厌的是:小人的强项是嘀咕人,无论春夏秋冬,白天黑夜,他们都是如此,而且是三五一伙,四六一堆,把是变为非,把正变为反,一句话,把纯正透明的人际关系搅成了一潭泥水。孔子讲的‘君子'与‘小人'之别应该是做什么样的人的大问题。的确在我们的周围,总有一些不是以君子而是以小人之道接人待物,弄的左右不快,而自己却偷偷发笑。事实证明:一个人要成大事,信守君子之道,把做人摆在第一位,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做好人才能做好事,成大事,否则即使你偶尔有收获,也是不成什么大气候的。 孔子他育人有方,他的弟子在《论语》
读《静下心工作沉住气做人》有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