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消化道肿瘤chemotherapy
传统分类法
植物类:可抑制RNA合成,与细胞微管蛋白结合,阻止微小管的蛋白装配,干扰增殖细胞的纺锤体的生成,从而抑制有丝分裂,导致细胞死亡.
长春碱类 --- 长春花---原理
肿瘤细胞的异质性与联合用药
异质性: 即一个原发灶的肿块由不同细胞亚群组成,各个不同细胞亚群的药物敏感性不同. --- “天然抗药性”
单一药物治疗往往只能杀灭其中敏感的瘤细胞亚群,联合化疗可增加敏感的细胞亚群数.
联合化疗---原则
选用的药物,一般须在单一用药时有效. 只在已知有增效作用的
情况下,方可选用单用时无效或低效的药物
各种药物之间的作用机制及作用于细胞周期的时相各异
各种药物之间有可能互相增效
毒性的靶器官不同,或虽作用于同一靶器官,但作用的时间不同
各种药物之间无交叉抗药性
联合化疗---序贯给药
二种或多种不同药物有时并不是同时给药,而是间隔一定的时间, 序贯或交替投给.
先以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大量杀灭特异时相的瘤细胞,显著减少瘤细胞的总数,使增殖比率增大,此时再投给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
序贯给药可明显提高疗效
疗效评定
肿瘤客观有效率: WHO vs RECIST
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评估: PS评级,QOL综合评级及治疗相关症状的缓解
有效缓解期(Progression – free survival, PFS): 判定有效者(PR或CR)之日至病灶进展的时间
疾病进展时间(Time to progression, TTP): 从患者开始治疗日至病灶出现进展的时间
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 从患者入组治疗日至死亡或失访时间
实体瘤的疗效标准: WHO vs RECIST
疗效 WHO RECIST
CR 肿瘤完全消失,4周以上 同左
PR 面积总和缩小50%以上,4周以上 长径和缩小30%以上,4周以上
SD 缩小PR以下,增大PD以下 同左
PD 面积总和增大25%以上,新发病灶 长径和增大20%以上,新发病灶
CR,PR, SD均不得出现新发病灶
以CR+PR判为有效
RECIST: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 (NCI, 2000)
患者体力状况(Performance status, PS)评分标准
Karnofsky (KPS) Zubrod-ECOG-WHO(ZPS)
正常,无症状及体症 0 正常活动
90 能进行正常活动,有轻微症状及体症 1 有症状,但几乎完全可自由活动
80 勉强可进行正常活动,有一些症状或体症
70 生活可自理,但不能维持正常生活或工作 2 有时卧床,但白天卧床时间不超过
60 有时需人扶助,但大多数时间可自理 50%
50 常需人照料或药物治疗 3 需要卧床,卧床时间白天超过50%
40 生活不能自理,需特别照顾与治疗
30 生活严重不能自理 4 卧床不起
20 病重,需住院积极支持治疗
10 病重,临近死亡
0 死亡 5 死亡
化疗毒性作用及处理
抗癌药物的不良反应分类
即刻反应 早期反应 中期反应 后期反应
过敏性休克 恶心,呕吐
常见消化道肿瘤chemotherapy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