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轧生产线酸洗工艺
第1页,共7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目录
1、酸洗理论基础
(1)酸洗概述
(2)酸洗原理
(3)影响酸洗的因素
(4)紊流酸洗
(5)酸洗后序处理—漂洗工艺
(6)酸洗引起的带钢缺陷
2、首钢18轧件在连轧机上轧制时,板坯在各机架轧机间暴露的时间极短,而且大的压下阻碍了带钢表面上形成厚的氧化铁皮,而所形成的氧化薄膜立即被破坏并受到水的冲洗,因此,可以说刚刚从精轧末机架出来的带钢,虽然温度有780~850℃的较高温度,但带钢表面的氧化铁皮是极薄的。带钢从精轧末机架出来后,进入喷水装置,而后卷成带钢卷并缓慢冷却,就是在这段时间里,带钢表面被氧化而生成氧化铁皮。
第14页,共7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酸洗原理—氧化铁皮的形成
结论:带钢表面的氧化铁皮是热轧带钢在终轧后、卷曲时及冷却时产生的。
第15页,共7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酸洗原理—氧化铁皮的形成
在从精轧末机架出来的带钢表面上,铁原子首先与空气中的氧原子结合形成第一层氧化物,这层氧化物可能是致密的Fe3O4,或者是疏松的FeO。在第一种情况下,氧化铁皮的进一步增长过程可能只靠氧和铁的离子扩散来进行的;在第二种情况下,空气中的氧可自由地通过多孔、疏松的氧化铁皮,而使氧化铁皮加厚和致密化。无论上述哪种情况,最终结果就是形成了我们通常所看到的带钢表面的氧化铁皮。
第16页,共7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酸洗原理—氧化铁皮的形成
Fe
O
FeO
Fe3O4
Fe2O3
第17页,共7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酸洗原理—氧化铁皮的形成
γFe+FeO
FeO
FeO+Fe3O4
Fe3O4+
Fe2O3
αFe+FeO
αFe+Fe3O4
含氧量 22 24 26 28 30 32
温度
1200
1000
800
600
400
Fe3O4
Fe2O3
铁氧状态图
第18页,共7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酸洗原理—氧化铁皮的形成
氧化温度对氧化铁皮的影响图
温度(摄氏度)700 900 1100
FeO Fe3O4 Fe2O3 体积总分子量
FeO
Fe3O4
Fe2O3
第19页,共7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酸洗原理—带钢氧化铁皮组织结构
由于热轧带钢的化学成分、轧制温度、轧制后的冷却速度及卷取温度的不同,所以带钢表面上所生成的氧化铁皮的结构、厚度性质亦有所不同。
第20页,共7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酸洗原理—带钢氧化铁皮组织结构
第21页,共7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酸洗原理—带钢氧化铁皮组织结构
红色氧化皮表面,生成温度570~1100℃
带钢基体
富氏体FeO
磁性体Fe3O4
氧化铁Fe2O3
第22页,共7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酸洗原理—带钢氧化铁皮组织结构
红色氧化皮表面,生成温度570~1100℃,
但从570℃开始缓冷
带钢基体
磁性体Fe3O4
氧化铁Fe2O3
第23页,共7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酸洗原理—带钢氧化铁皮组织结构
蓝灰色氧化铁皮表面,生成温度大于1100℃
带钢基体
富氏体FeO
磁性体Fe3O4
第24页,共7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酸洗原理—带钢氧化铁皮组织结构
结论:
经过一般的热轧和退火后,氧化铁皮由FeO相组成,Fe3O4层仅为氧化铁皮层的4~18%,在许多情况下没有Fe2O3。且氧化铁皮层不分层的,在铁被氧化的同时,体积增大使氧化铁皮层出现裂缝和起皮,从而使生成的氧化铁相互渗透而且是不规则的。
第25页,共7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酸洗原理—有利于酸洗的氧化铁皮
影响带钢表面氧化铁皮的因素
终轧温度及速度
冷却速度
卷曲温度
轧辊粗糙度
第26页,共7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酸洗原理—有利于酸洗的氧化铁皮
终轧温度和轧制速度
温度(摄氏度)400 600 800 1200
氧化速度
轧制速度
氧化时间
氧化铁皮厚度
卷曲温度
FeO Fe3O4
准确控制轧制速度
第27页,共7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二
酸洗原理—有利于酸洗的氧化
冷轧生产线酸洗工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