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
【教学目标】1、掌握自然地理各要素及其关系2、能够归: .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
【教学目标】1、掌握自然地理各要素及其关系2、能够归纳出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3、举一反三,联系实际将整体性思想运用到学习、生活中去
【基础知识】1、自然自理环境是、、、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
2、影响自然地理环境的因素:、、3、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
4、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活动题】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一、地理位置
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降水量400mm左右。主要原因是位于我国中部地区,夏季海洋湿润气流影响较大,为季风性气候。从有文字记载开始,黄土高原就属于森林草原区,在西周春秋时期,森林覆盖率达53%当时河流众多比较清澈,枯水季节流量也较大。
思考1:那么在这种季风性气候环境下的植被、地貌、土壤以及河流的状况应该如何呢?
二、黄土高原的变迁
但随着人口的增加,放牧、农垦活动等加大,到宋代以后“郁郁葱葱,绿荫冉冉”的景观就消失了。到了明清以后,已经达到无地不耕的地步,且大量陡坡被开垦,水土流失大大加强。森林只零星的分布在偏僻的山区。
思考2:黄土高原森林过度砍伐,会对其自身的生态环境有什么影响?
思考3:黄土高原森林过度砍伐,会对黄河的下游地区带来怎样的危害?
黄河下游悬河剖面图
三、黄土高原重变绿洲
新中国成立后,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经历了三个阶段:
①1982~1998年植被覆盖在波动中缓慢增加;②
1999~2001年植被覆盖处于一个相对的低
谷;③2003~2007年植被覆盖快速增加。1999年以来,在国家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政策扶持下,如吴起县累计完成造林种草面积240多万亩,%成为全国退耕还林启动最早、面积最大的县。
思考4:采取了哪些
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