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出一片新天地
守着一个人的茶壶,静为自己泡茶。一花一世界闯出一片新天地。
一花一世界,闯出一片新天地【1】
今年年初,阳光绚丽,我和建林友约请周鑫华老师来黎里,在东来阁茶 4 页 共 15 页
农村每家每户都有灶头,上面花花绿绿煞是好看,喜爱画画的周老师也想涂鸦几笔,没想到反响不错,都抢着请他到家画灶头,“生意”越接越多,越画越好,周老师会画灶画的消息不胫而走,成了村上的“灶画名家”。
中间,还有一个小故事,至今,他记忆犹新。
约11016年,周老师14岁。
他娘舅家造房子,打了一个新灶头,泥水匠不会画灶头、画花。
他娘舅就请这位外甥师傅来画画。
待等泥水匠石灰夹好,灶头勾好线条,就轮到周老师大显身手了。
他至今记得,画了武松打虎及花鸟。
在快结束时,发觉娘舅家还有一垛白墙,为了装饰他新家。
周老师花了一天的时间,在墙上画了连环画人物“陈玉成”。
只见陈玉成骑在高高的马背上,手持宝剑,好生威猛,英雄气概十足!惋惜,随着时代的变迁,他娘舅家早已是翻建了楼房,看不到原貌了。
一晃40年过去了,村人请周老师画灶画是川流不息,黑龙村、汤华村、联盟村等等都慕名而来,请他这位大师去画画,其中的甜酸苦辣,也只有周老师能真实体会。
谦逊的周老师,在我一再请求下,说了夏天画画的事。
他说在夏天打灶画,可不是件简单的事。
灶头刚打好石灰,蚊子便会寻味蜂拥而上,在你身边密切回旋,你只能苦熬着“受罪”。
同时,还得赶进度,因为得趁石灰未干前,完成整个灶画,所以往往顾不及点灯,始终连续工作到傍晚。
新居装修是一个大工程,打灶画只是一部分,亲如一家的村上人,大家齐心合作,将新居装饰得美美的,尽显农村特色和风貌。
要打造好的灶画,题材也很重要。
据说从事灶画起先到改革开放一段时间,灶画题材没了以前的迷信色调,取而代之是画上如长江大桥、万吨巨轮等等,还有在灶头写上吴江特色的春联。
一位90多岁的老先生曾抄给周老师这样一幅对联:金炉不断千年火,玉盏常明万盏灯。
此联对仗工整,意味深长,惜老先生去年病故了。
对于这幅对联,苏州老画家瞿志民指引,如用在灶画上,“灯”字要倒着写,喻意大家时刻要留意火烛当心,方能人寿延年。
改革开放之后,一般灶头都会画上灶王爷、灶君菩萨,在灶山上砌灶库。
特殊是到了每年的腊月二十四献灶,在里面放上灶王爷马张,是农村祭神的重要风俗,祈求一年风调雨顺,平平安安。
那么灶头类型有几种呢?灶头依据形态可分为:方灶、圆灶、花篮灶等;灶头依据灶眼多少又可以分为:单眼灶、双眼灶、三眼灶及老虎灶等。
不同形态的灶头,画风是不一的。
如圆灶,灶台上不画花,就画点花边之类。
方灶、花篮灶,灶台上画花,灶身、灶山上画花,而画灶头时要画花勾线、花边之类。
颜料大多数采纳丙烯材料画灶头,这样不简单化而糊了。
画作的数量,依据灶头的构造而定,十多幅至二十幅不等。
灶画色调艳丽,主题突出,造型夸张,装饰性浓。
灶画代表作有“松鹤同春”,寓意延年益寿,这在农家也较为常见。
灶头上的用具,如今也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以前烧水用汤罐,陶瓷一类,勺水用半爿头蒲甏,后来用铜或铝浇铸。
煮饭、炒菜用的铁锅一般有尺八、二尺几种,形态深浅均有。
最好玩的要数灶头烧火用的风箱啦,它成了农家小孩抢着玩的玩具,一推一拉,真有使不完的劲。
小脸在灶前给火烤得通红通红的,他们闻着饭香,垂涎欲滴,心里美滋滋的。
这些灶台
闯出一片新天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