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岳阳张谷英村旅游经营模式探析.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岳阳张谷英村旅游经营模式探析
于吉京 邹宏霞 摘要:张谷英村是湖南古村落的代表,经过十余年旅游发展,由自主经营走向开发商承包经营,其经营效果却在短暂爆发之后长期趋于平淡。本文对张谷英村旅游发展过程逐一梳理,并对其中出现的问题如经发,它们分别是2003年进驻的长沙汇谷公司、2005年进驻的湖南金荣集团以及2008年进驻的北京中坤集团;并强化了张谷英民俗文化建设指挥部的作用,于2004年将其改组为张谷英村管理处,由副县长任管理处处长,从全县文物、文化、旅游等各行政管理部门抽调各级干部任管理处干事,以借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组织的资金、技术优势,对古村旅游发展进行监督和约束;与此同时,张谷英村委会依然负责村务,只是在旅游管理上逐渐失去了话语权。
历届公司经营情况如下:
2002年,长沙汇谷旅游服务有限公司与岳阳县政府签下三年的门票经营权,并于2003年正式进驻。经过一些列景区形象的宣传与推广工作,汇谷公司极大提高了门票收入;但由于协议的签署具有明显的短期色彩,且经营方向单一,公司对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景区持久经营着墨不多,资金投入有限,对古建筑的保护、解决村民就业及指导旅游经营也就无从谈起。最终,岳阳县政府认为需要扩大投资,结束了两者合约。
2005年6月17日下午,岳阳县政府与湖南金荣集团签约,转让张谷英村50年的旅游开发和经营权,项目总投资5个亿,公司于8月30日正式接管张谷英村门票经营。然而,但直到双方协议中止,公司方并未有任何实质性的投入。对古村落旅游中出现的问题,也显得束手无策,包括经营秩序、产品开发和旅游环境等,例如,拉客、帮游客逃票现象时有发生,农家宴、农家土特产品等一直处于低质低价的恶性循环,踩水车、推磨盘等参与性活动趋于停滞,加之处处可见的经营摊位,古村落旅游氛围大打折扣。于是,双方合作就此结束。
2008年5月20日,岳阳县政府引入了由北京中坤集团总投资20多亿元的“洞庭湖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基地”项目,成立湖南中坤洞庭湖国际度假有限公司,对鹿角湾、公田镇温泉、张谷英村等处实施重点开发。6月6日,中坤公司正式接管张谷英并成立张谷英景区管理公司,该公司从导服、门票、旅游纪念品等方向做起进行规范管理,并在组织考察、教育培训方面做出一定尝试。但在投资问题上,始终声称“投资环境有问题”而一再推迟。在围绕着上新屋房屋产权的收购问题上,公司同村民胶着成白热化状态,双方互不相让,大有一拍两散的架势。2009年8月6日,在公司入驻的一年零两个月后,最终按房屋850元/m2、天井700元/m2的价格收购成功,才为景区开发注入了第一笔资金。
从旅游收入情况来看,自1999年起,古村旅游人数连年突破1万人次,外部经营主体接手后,2003年以来均接近或超过6万人次;旅游门票价格水涨船高,从1999年的5元上调到2001年的15元、 2003年的28元和2007年的38元;景区收入则以2003年为分水岭,从2002年的不足20万元猛增至2003年的180余万元,2004年的240余万元,此后的门票收入也都维持在200万左右。由于企业经营是全方位的,因此门票经济能有一定的带动作用,如民俗表演、商品销售、娱乐、饮食、住宿等收入大大增加,总体产出较大。据村干部称,村里每年旅游相关收入都在一千万以上。




岳阳张谷英村旅游经营模式探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司棋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2-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