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事迹材料好警嫂
彭xx,女,大专文化,群众,xx年6月30日出生,系xx所长刘xx爱人,申报好警嫂。
她是一名很普通的上班族,每天朝九晚五,经常加班加点赶工作。但就是这样的一个极其普通的职业女性,不仅仅在自己的工作身心的支持丈夫的工作。
儿子心中的“向导者”
事业的成功仅是人生的一半,子女教育的成功为另一半。张虹波的丈夫忙于工作,每月回家吃饭的时间都可以用天来计算。作为父亲的孙辉,很少没有时间和孩子交流,从儿子上学到高中毕业,基本上是张虹波一个人担起教育孩子成长的任务。儿子学习遇到困难时,她陪着孩子一起复习,儿子思想“抛锚”时,她耐心引导,儿子需补课时,她就与孩子一起听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张虹波用对社会的责任心和培养子女的爱心、专心、恒心与信心,让孩子成为人才。如今,张虹波考入吉林警察学院的儿子对母亲的评价是:“我的母亲撑起了全家整片天”。
二十多年的操劳,张虹波因积劳成疾,风湿病、肾结石、脊椎病等多种疾病缠身,且经常头痛、恶心,经常是吃不下饭、睡不着觉。2005年,张虹波又被确诊患有脑脂肪瘤。病魔没有击垮张虹波的生命斗志,反而成为她生活的动力。2008年,张虹波顺利通过公益岗位考试并进入社区工作。“作为警嫂,带好孩子,照顾好家,就是为丈夫分担,就是为一方安宁做贡献,再苦再累我心里也甜。”张虹波说。
孝敬公婆的“好儿媳”
父母是儿女最大的牵挂。说起自己的公婆,张虹波总觉得有些愧疚。由于丈夫工作忙,公婆远在外地,不能经常回去探望他们,张虹波便经常打 给公婆,了解老人的身体情况,陪老人唠唠嗑。每逢节日都给老人汇钱寄物,去尽儿媳的一份孝心。2004年4月的一天,张虹波接到公公家告知婆婆患了脑瘤且情况非常严重的信息后,当即给在长春学习的丈夫打了 ,当天就与丈夫一起赶到公婆家。坐了十几个小时火车的张虹波不顾疲惫,守护在病床前,照顾了婆婆四天四夜""在婆婆生病期间,张虹波为不影响丈夫的工作,不顾自己身体多病,3次去黑龙江XX县区照顾婆婆,尽了儿媳的孝道。2005年,张虹波的婆婆去世后,张虹波说,人人都有双重父母,公公也是她的父亲。张虹波主动与丈夫商量,要将公公接到辽源居住,让老人晚年>幸福。可年事已高的公公,却因故土难离回绝了他们。
“当一名警嫂,就要全力支持公安工作,这不仅是责任,更是义务。”从嫁给一名军人开始,张虹波就准备好为丈夫的工作付出艰辛,当丈夫成为一名人民警察时,张虹波更是用一生的精力,为丈夫的事业撑起家的天空。张虹波用女性博大的爱心和广阔的胸怀做好丈夫工作的后勤保障,用坚定的信念、执着的热情和踏实的行动诠释了当代警嫂的风采。
好警嫂的心愿:其实生活中的每件事,都可用三个字概括:会过去。
二十多年,张虹波作为一名警察的妻子,作为一名合格的军嫂,她的丈夫为保百姓一方平安坚守在基层岗位,而她却为丈夫能安心、不分心、不操心的工作,默默无闻担起家庭的重担,诠释了“军功章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的真正含义。张虹波说:我能成为一名警嫂很自豪,尽管很辛苦但我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儿子将来向丈夫一样,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将彰显正义、为民服务的精神世代相传。
(信息来源辽源日报)
第三篇。警嫂先进事迹材料**,女,汉族,群众,19**年**月**日出生,系**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副支队长**之妻。
她是**市第三人民医院的一名普通护师,1988年嫁给**分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成了一名警嫂。她普通、平凡却又诚挚、善良。日常工作中,她能够以一颗医者的父母心对待病者,确保病者得到悉心的护理,让病者在病痛者折磨中感受到关爱,感受到阳光。她对工作认真负责,服从安排,团结同事,获得同事和病号的一致好评。连续多年被评为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
结婚二十多年来,**为了支持丈夫献身公安事业,付出了巨大的辛劳和牺牲,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家庭,长期默默无闻、无怨无悔地承担赡老育幼的重担,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自强不息、奋发有为,在家庭和工作上与丈夫“比翼双飞”。鲜花和掌声,是**用心血和青春换来的,更是警嫂**默默的付出换来的,在“好警嫂”**强有力的后勤保障下,**在**分局先后担任副股长、**派出所副所长、**派出所副所长、**分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大队长等职;2000年3月至2007年1月任市局刑警支队
二、五大队大队长;2007年1月至今任刑警支队副支队长。先后荣立省厅个人二等功1次,市局个人三等功8次,被评为全国禁毒先进个人,获**市首届十大标兵民警、十届精神文明建设十佳新人新事等荣誉称号,所带领集体多次荣立集体二等功、三等功,被授予“十佳基层党组织
先进事迹材料好警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