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谈小学数学工程问题应用题的教学.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谈小学数学“工程问题”应用题的教学
 
 
 
 
 
   
 
 
 
朱琳艳
摘要:工程问题是研究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应用题。工程问题是小学分数应用题中的一个重   
 
   
谈小学数学“工程问题”应用题的教学
 
 
 
 
 
   
 
 
 
朱琳艳
摘要:工程问题是研究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应用题。工程问题是小学分数应用题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工程问题的应用题时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应用题,学习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创造地思维。而且这种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演绎的问题情境,能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数学不是枯燥无味的,不是空洞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 工程问题 单位“1”
工程问题应用是分数应用题中的一个特例。它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与整数工程应用题基本相同。工程问题应用题的的教学,主要是用整数工程应用题引入,让学生根据具体数量解答,然后把工作总量抽象成一个整体,用单位“1”表示。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工程问题的实际意义,掌握它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对比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
学生首先通过以前的学习对工程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已经认识到:“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的关系式。我们可以选择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的应用题,让数学学习与学生自己的生活充分地融合起来,尽可能将工程问题的学习纳入学生的生活实践中,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寻找、发现、探究、认识和掌握工程问题,同时,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源于生活,数学又是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武器。我们先通过整数的一个例题引入工程问题看做“1”的工程应用题。
例题1.“一段公路长30千米。甲对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多少天完成?”(教师出示题目,让学生分析为问题,自己列式)
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列出计算式[-]。
生:30÷(30÷10+30÷15)
师:请同学们说出为什么这样列式?
生:因为求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30÷10”可以求出甲的工作效率是每天完成3米;“30÷15”求出乙的工作效率时每天完成2米;“30÷(30÷10+30÷15)”[-]可以求出甲队和乙队的工作效率和。(根据学生的叙述,教师板书如下)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合作时间
30÷(30÷10+30÷15)=6(天)
生:因此,两队合修6天完成。
(例题是学生独立完成的,学生感受到了解决题目成功的愉悦感,利用着用愉悦感和成功感,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动机)
,再分析解答。
师:把例题1的30千米变为60千米,其余条件不变,同学们认为合修多少天可以完成
生1:合修12天完成。
生2:不对,应该是6天。
(80%以上的学生都同意合修时间是12天,只有10%左右的学生认为是6天。这样学生的头脑中就产生了一文,激发去探索知识的奥秘欲望,激发学生学

谈小学数学工程问题应用题的教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科技星球
  • 文件大小90 KB
  • 时间2022-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