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课 题
§ 数据的搜集
●教学目的
(一)教学知识点
,并能对数据进展加工、整理。
2。进一步理解、掌握抽样调查和普查各自的优、缺点.
(二)才能训练要求
)
[生2]。(精品文档请下载)
[生3]小华仅仅调查了10位老年人。因为样本太小了,所以不能据此推断某地区老年人的安康状况.
[师]抽样调查应注意什么?
[生]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
[师]代表性、广泛性分别指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所要考察的总体中包含的个体数很多,有时总体中个数较多且总体有明显差异的几个部分组成时,,.(精品文档请下载)
2。议一议
为了理解该地区老年人的安康状况,你认为应当怎样搜集数据?和同伴交流.(略)
分析:(1)调查目的:理解某地区老年人的安康状况:一年中生病的次数。
(2)总体:该地区所有老年人一年中生病的次数。
(3)个体:该地区符合条件的每一位老年人一年中生病的次数。
(4)样本:抽取1000名老年人一年中生病的次数是总体中抽取的一个样本。样本容量是1000。
[师]你认为年龄多大算老年人?
[生]65岁以上(70岁以上……).
[师]由于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程度的改善,,女55岁为标准。确定调查对象,某地区55岁以上的所有人员一年中生病的次数作为总体。(精品文档请下载)
[生]可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该地区10%的老年人一年生病次数。求其平均生病次数.
[师](1)你认为他的调查方式如何?
(2)你认为城市和乡村中的老年人,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安康状态是否有明显差异,不同年龄段60岁~70岁老年人,70岁~80岁老年人的差异。抽取样本时,是否考虑其所占的比例?和同伴交流。(精品文档请下载)
抽样调查时应注意什么?
[生]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
抽样调查只考察总体中的一部分个体,因此它的优点是调查的范围小,节省时间、人力、物力,,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精品文档请下载)
Ⅲ。课堂练习
1。设计一个方案,理解你所在地区所有八年级学生最喜欢的学科.
分析:(1)确定调查目的 (2)分清总体、个体 (3)抽取样本 (4)设计调查表搜集数据 (5)(略)(精品文档请下载)
?
读一读:课本148页内容.
1936年,美国《文学文摘》杂志根据1000万户 用户和从该杂志订户所收回的意见,断言兰登将以370∶,罗斯福中选了,《文学文摘》大丢面子,原因何在呢?(精品文档请下载)
原来,1936年能装 或订阅《文学文摘》杂志的人,在经济上都相对富裕,
数据的收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