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发展方式 培育战略新兴产业
刘益民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中国在制订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的蓝图时,会贯穿一条主线,即下大力气转变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式。经济发展不仅指量的增加,更注重的是结构改善和质量提高,是质和量的统一。可转变发展方式 培育战略新兴产业
刘益民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中国在制订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的蓝图时,会贯穿一条主线,即下大力气转变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式。经济发展不仅指量的增加,更注重的是结构改善和质量提高,是质和量的统一。可以预言,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国经济屹立于世界经济的潮头为时不晚了。
中国为什么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长期以来,我们经济增长高度依赖国际市场,%上升到目前的60%。国内企业的生产都是走高资源消耗,高能源消耗,高人和投入的“三高”产业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不适合未来世界经济源流的发展趋势。再加上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长期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赚取的是微薄利润,所以说我国以前长期形成的传统发展方式就是重国际市场,轻国内需求,重低成本优势,轻自主创新能力,重物质投入,轻资源环境,重财富增长,轻社会福利水平提高。具体而言,有以下三个方面:
,才能增强抵御国际经济风险的能力。
发端于美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我们经济的冲击一度是非常严重的,我们外贸出口量锐减到金融危机爆发前总量的10%,这是对我国经济过多依赖外需增长结构的冲击。这就给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敲响了警钟。面对新的国际经济环境,我们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效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深入挖掘国内需求的巨大潜力,合理调整总需求结构,才能拓宽我国经济发展的回旋余地,使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市场风云变幻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才能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长期以来一直把这点作为我摊,我们人均资源拥有量就非常少,并且生态环境脆弱,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就非常低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十几年,我国经济增长仍过多依靠物质资源消耗,有些地方的石化资源已经出现了枯竭,而另一方面,我国许多资源却进口,如我国石油消费的一半需要进口,钼、铁矿石、大豆等的进口比例更高,这些都可能加大国际市场波动对国内发展的影响,不利于国家经济安全。
,才能在新的国际竞争中拔得头筹。
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处于重新洗牌的阶段,这种洗牌的过程,不仅表现在经济和金融制度上,也表现在科技和产业上。谁能够抓住历史机遇,顺应时代源流,谁就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我国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能在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创新优势,赢得主动权。
中国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是对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全景式覆盖,因为转变经济方式是相对经济全局而言的,是关乎整体经济发展大局的,对各项具体工作方针起指导作用的总方针,所以是重要方针,同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又体现在各
转变发展方式 培育战略新兴产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