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公开课教案
授课时间:2020—3—23 授课班级:七(6)班
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 授课老师:张进萍
教学目的:
1、掌《黄河颂》公开课教案
授课时间:2020—3—23 授课班级:七(6)班
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 授课老师:张进萍
教学目的:
1、掌握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背诵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才能。
2、在诵读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的自豪感。
3、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教学重难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欣赏图片,导入诗歌.(教学目的一 欣赏: 让我们静静地看.)
1、展示图片:
2、诗歌导入:
黄河,是我们伟大的母亲河,,。李白有诗云“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王之涣有诗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还有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光未然也是其中之一.
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华北大地,全国掀起抗日救亡的高潮。诗人光未然奔赴延安,随八路军将士在黄河两岸抗击日寇。雄奇壮丽的山川,英勇抗敌的战士,强烈的感染了诗人。冲动之余,光未然于1939年初写下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传唱全国,极大的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豪情。
《黄河大合唱》全曲由《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和《怒吼吧!黄河》等八个乐章组成。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的第二乐章《黄河颂》。
二、作者简介
1、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
2、冼星海(1905—-1945)作曲家,、孔宇,祖籍广东番禹,出身于澳门贫困船工家庭。他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一生中创作了近300首音乐作品和大量论文。塑造了无数生动的艺术形象,并以他对革命音乐的宏大奉献,赢得了“人民音乐家"称号。作品有《救国军歌》、《只怕不抵抗》、《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前方去》《黄河大
黄河颂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