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员工持股现状分析
从上市公司2000年报中不难发现,当一些绩差公司忙于年末重组之际,一批绩优公司却纷纷推出将在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方案,员工持股计划业已成为我国上市公司令人关注的新课题。本文从现实角度出发,对目前上市公司中的员工持股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员工持股计划(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s?简称为ESOPs)是指企业员工通过贷款购买、现金支付等方式拥有企业的股票,从而以劳动者和所有者的双重身份参与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的一种制度。
20世纪80年代初,一些企业开始采用集资入股的方式扩大再生产,这是我国内部职工持股的雏形。到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内部职工股在定向募集公司中普遍存在,由于内部职工股"法人化、社会化"问题,1994年国家停止了定向募集公司的成立方式。随后,从股份公司公开发行的额度中拿出10%供公司职工认购,形成公司职工股。由于中国股市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之间存在价差的客观事实,以及公司职工股6个月禁售期的制约,职工股可以上市时,往往被一抛了事,因此"公司职工股"被广泛批评为借公司上市之机提供给员工的 "一种短期福利措施",与西方国家ESOPs的长期激励制度相去甚远,1998年10月中国证监会发文取消了公司职工股。
但许多企业仍然希望通过发行内部职工股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本文根据员工或员工持股机构是直接持有还是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份将其分为直接持股模式和间接持股模式两大类。
直接持股模式分为:
第一类:在公司发起成立时,公司员工直接持有发起人股。如:浙大海纳(0925),1999 年公司以社会募集方式设立时,,按比例折成45万股,直接持有上市公司发起人股。类似的还有上市公司南天信息(0948)。这种模式一般只适用上市公司少数技术骨干。
第二类:公司上市时,员工通过员工持股机构,如工会、职工持股基金会等以社团法人的形式,作为公司的发起人之一持有上市公司的股份。如:实达电脑(600734),在1990年以前,实达员工就持有上市公司的股份,1993员工持股曾一度达到38%。1993年下半年,公司开始依据《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进行整改,大部分员工股退出?由公司工会承接, 1996年7月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新股,(其余50 万股,在上市半年后上市),同时,第一大股东会同其他法人股东,再次向公司工会转让股份,使工会成为公司的第二大股东。
此种方式是目前主板上市公司采用较多的一种。如赤天化、上海金陵、张江高科、吴中仪表均采用的是该种方式。
但在现行政策条件下职工持股会直接作为公司的发起人之一参与股票发行,原则上违背了中国证监会不支持上市公司设有内部职工股的政策,很难保证这样的方案能够在中国证监会获准通过。
第三类:由上市公司大股东将国有法人股转让给公司员工持股机构,员工通过员工持股机构持有上市公司的股份。
典型案例:新天国际(600084)
新天国际拟将公司控股股东新天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公司所持的9100万股国有法人股(%)中的2700万股(%)股份转让给公司员工持股机构??在公司实施员工持股制度。
DYG员工持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