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词教学“四环节”
最近,一次偶然的机会听了一位语文老师讲苏轼的《水调歌头》的公开课。听课后,令我产生了诸多疑惑。古诗词教学只是读读、记记罢了吗?这
初中古诗词教学“四环节”
最近,一次偶然的机会听了一位语文老师讲苏轼的《水调歌头》的公开课。听课后,令我产生了诸多疑惑。古诗词教学只是读读、记记罢了吗?这样的做法笔者不敢苟同。况且教无定法,但大致有法。古诗词教学的“法”是什么,让我长久沉思。众所周知,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发展中,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这些民族的文化瑰宝随着时间的沉淀愈发散发出诱人的魅力,它以健康的思想、真挚的情感、博大的胸襟、优美的语言、精巧的构思,让炎黄子孙徜徉在古诗词的殿堂里,于无形中接受灵魂的洗礼、情感的浸润。读起来朗朗上口,品味起来意蕴幽长,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在文学大家庭中以其精美的语言熏陶和感染了一代代的仁人志士。有些经典诗词被选入中小学课本,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怎样使诗词教学获得最大效益或探寻古诗词教学的捷径是我一直探究的教学课题之一。现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阶段中指出“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还指出“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这两段应该成为我们进行古诗词教学的理论依据。古诗词教学既有文学作品教学的目标,又有古诗词教学的目标,二者有机统一,才能准确把握古诗词教学。选到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有八十余首,数量之多,且内容丰富,作品风格不同。那么古诗词教学环节又是什么,我想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点做法与体会。
一、要正确反复诵读,把握作品的形象和意象
大凡语文课,首先要读的,读是理解内容的手段。不同体裁有不同的读法。有的作品可略读,有的可浏览,有的可精读,有的需朗读,有的可默读。对诵读古诗词要注意诵读出恰当的语音、语调、语速,有感情地读。在这个教学阶段,教师要明确诵读的目标,教给学生诵读的方法,古诗词教学重要方法之一反复诵读,这样有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诵读的方法应该有自读、领读、齐读、听读,在这个过程中要读准字音、停顿,读出韵味。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参与到诵读活动中来。过诵读使学生初步了解了作品形象、意象、韵味,也为再次感悟作品奠定基础。
二、要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把握情感的变化
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要及时转移到对古诗词内容的感悟理解上来。要借助课本上的注释和工具书逐句理解。学生可互相质疑,也可得到老师的帮助。在此基础上反复研读释义。有时还有必要进行改写或扩写的训练,这样为准确了解文章基本内容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时教师要趁热打铁,把诵读阶段形成的情境加以充实,以求理解古诗词的内容。我设置的问题有:1.《水调歌头》上阙写什么?反映了作者什么情感?(答案: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热爱人间生活。)?由什么转化为什么?(答案:对月怀人,由伤感离别转
初中古诗词教学四环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