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前言
第一节目的与任务
第二节矿区位置交通及矿区范围
第三节自然地理
第四节以往地质工作
第五节本次工作概况
第二章地质概况
第一节地层
第二节构造
第三章钢铁烟尘
第四章水文地质和其它开采技术条件
第一节水文地4)对头足类的研究,李蔚浓(1965)
Arthricocephalus(节头虫)的发现、卢衍豪等(1965、1983、1985)对三叶虫的研究、赵修祜等(1986)对石炭纪植物群的研究,岳昭等
(1989)小壳动物群的发现,卢衍豪等(1984)对寒武一奥陶系界线的研究、鞠天吟(1989)对浙江寒武纪地层研究等,均使本区的生物
地层研究日趋深入。
1965年抚州地质专科学校(东华理工大学前身)在衢州建立实习基地。之后经过30多年来地学类专业师生的共同努力,对衢州的地质构造特征积累了丰富的资料。1978年张敬礼、韩乃仁、李罗照、金玉书等在“浙江衢州古生代地层的几点新认识”一文中,对衢州震旦纪及古生代地层补充了大量新资料,对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提出了新的见解。1980年李罗照、韩乃仁等在衢州及其邻近地区采获大量三分贝科化石,发表了“浙西奥陶纪三分贝科腕足动物化石的新材料”一文,补充描述了许多新的属种,引起了国内外古生物学界的重视。
1983年韩乃仁发表了“浙江衢州下奥陶统印渚埠组几个三叶虫化石”及“浙江衢州下奥陶统发现肿笔石OncograptuS'等文章,丰富了对下奥陶统的生物组合的认识。1984年韩乃仁、李罗照、金玉书在“浙江衢州下奥陶统宁国组的新认识”一文中提出宁国组底部存在灰岩透镜体。1986年林天瑞(南京大学)、韩乃仁描述了砚瓦山组的三叶虫化石。1987年韩乃仁、金玉书发表“浙江衢州西山地层地质问题”,提出西山为一向南东倾斜的倒转背斜。值得指出的是,1976年东华
理工大学师生在衢州碓边发现的寒武系剖面。经东华理工大学与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合作研究,已成为我国东南区寒武一奥陶系界线标准剖面。1985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在衢州碓边建立寒武一奥陶系界线地质保护区。
第五节本次工作概况
本次工作主要是应衢州市业胜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要求为其工作
区范围编制储量地质报告,估算工作区范围内的保有资源储量,为生产、评估、处置等管理作业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我公司接受衢州市业胜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的委托后,系统收集工作区地质资料。
随后派了数个工作班组前往工作区进行实地勘察,对工作区范围内作了详细调查,初步查明了工作区区域钢铁烟尘下伏基岩地层时代划分及构造形态特征,对主要钢铁烟尘的含锌情况进行了实际观测,量取主要开采工作面的锌层厚度,其资料较为可靠。
在野外资料整理检查验收的基础上,依据有关规范的要求,编制和修改了工作区钻孔位置图、地质剖面图、资源储量估算图、资源储量估算表和资源储量地质报告。
本次资源储量估算合理利用工作区地质资料,综合利用调查收集的详细勘察资料,与衢州市业胜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多次研究,按有关规范要求和现行相关规定所编制的综合图件和资源储量地质报告等综合成果,所依据基础资料较多,基本符合实际。通过估算获得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10683吨,可供衢州市业胜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参考利用。
第二章地质概况
按中国岩石地层区划,衢州地区属华南地层大区,工作区主要位于扬子地层区江南地层分区江山-临安地层小区内。工作区内白垩系衢江群红砂岩广泛分布,层序齐全。
第一节地层
工作区范围内出露地层主要为:石炭纪一二叠纪、白垩纪衢江群,现由新至老分述如下:
一、石炭纪一二叠纪
(1)叶家塘组(C1y)。系蒋声治等(1959)创建,命名地点在开化县叶家塘。
本组岩性下部为灰色、灰白色高岭石粘土岩、碳质页岩夹薄煤层,呈不稳定的透镜体产出;中部为灰色、灰褐色复成分砾岩、含砾粗砂岩、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夹土黄色、黄白色粉砂岩;顶部为一层厚约10—20m的紫红色粉砂岩,。
在本组下部的炭质页岩及煤层中产植物化石:Mesocalamites什芦木)、Neuropteris(脉羊齿)、Cardiopteris(心羊齿)、Sphenopteris偎羊齿)、Asterocalamites(M芦木)、Archaeocalamites市芦木)、Rhodea领羊齿)等。
本组主要与下伏长坞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2)藕塘底组(C2o)。系卢衍豪、穆恩之(1955)创建,命名地点在江山市藕塘底村。本组岩性可分为上、下两段。
下段下部为灰白色、灰色石英质砾岩、灰白色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上部为白云岩、骨屑灰岩与砂岩、紫红色、灰绿色泥质粉砂岩、泥岩组成韵律互层。。
上段下部为黄白色砾岩、粗砂岩及紫红色泥质粉砂岩组成不规则韵律,韵律厚数2-30m;上部为黄白色粗粒长石石英砂岩、
地质储量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