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56页
1、大气及大气圈
大气:地球环境周围所有空气的总和
环境空气:暴露在人群、植物、动物和建筑物之外的室外空气.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大气及大气污染
现在(1)气温的垂直变化
气温铅直递减率γ=℃/100m
干空气温度的绝热铅直递减率γd=1℃/100m
(2)边界层气温垂直分布
污染气象学基础知识
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56页
(3)逆温
在边界层中,由于气象和地形等条件的影响,有时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的现象,称为逆温(γ<0),大气处于非常稳定状态,大气的垂直运动很难发展,污染物质的输送和扩散受到限制,因此可能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
A、辐射逆温
B、平流逆温——暖空气水平流到冷地表面上形成的逆温。
如:中纬度沿海地区冬季暖空气流到大陆上
C、下沉逆温——由于空气下沉压缩增温形成的逆温。
D、湍流逆温
E、锋面逆温
F、地形逆温
污染气象学基础知识
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56页
(4)大气静力稳定度
A、不稳定 当空气团受到垂直方向扰动后,如果大气的温度垂直分布使空气团在扰动方向上加速,使垂直运动进一步发展
B、稳定
C、中性
污染气象学基础知识
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56页
3. 大气污染与气象的关系
(1)边界层的风与湍流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A、风对大气污染物扩散和输送的影响
风速随高度的分布,与地表类型,纬度,高度有关
风向频率和污染指数
风向频率=某风向出现次数/各风向的总次数*100%
污染系数=风向频率/该风向的平均风速
(污染系数越大,其下风向污染越严重)
污染气象学基础知识
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56页
3. 大气污染与气象的关系
B、湍流——大气的无规则的阵性和摆动
机械湍流:空气流经地表障碍物引起风向和风速的突然改变
热力湍流:地表受热不均,或大气层节不稳定,,使空气发生垂直运动和使垂直运动发展而形成的
污染物排放进入大气后,形成浓度提高,它们除随风作整体飘移外,湍流混合作用会不断将周围的清新空气转入已污染的烟气,同时将烟气带到周围空气中,使污染物质从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分散、稀释,分子扩散效应忽略不计
污染气象学基础知识
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56页
3. 大气污染与气象的关系
C、地方性风场
海陆风
山谷风
城市热岛环流
污染气象学基础知识
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56页
3. 大气污染与气象的关系
(2)大气稳定度与大气污染
A、波浪型(翻转型)
B、锥型
C、平展型(扇形)
D、爬升型(屋脊型)
E、漫烟型(熏烟型)
污染气象学基础知识
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56页
3. 大气污染与气象的关系
(3)降水与大气污染
降水净化大气的两个作用方面
许多污染威力物质充当了降水凝结核,然后随降水一起降落到地面
雨滴等在下降过程中,碰撞、捕获了一部风颗粒污染物。
降水净化了大气,却将污染物转移到了水体和土壤
污染气象学基础知识
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56页
(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污染数目和总类繁多;污染物排放方式各异;污染源分布不均匀;污染物浓度因时因地变化
A、制定区域总体规划、控制城市规模
发展卫星城,保留必要的绿地带(污染源相对分散)
B、利用当地的气象资料,合理布置城市功能区
功能分区,如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食品加工厂)
用地规模较大、轻度污染的工业(电子工业、纺织工业)
污染重的大型企业(冶金、化工、火电站、水泥厂)
C、通过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完善城市规划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
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56页
(2)严格环境管理
环境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
环境监测
环境保护管理
(3)实施清洁生产
(4)控制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
密闭化生产
改善能源结构,改进燃烧设备和燃烧方式
建立综合性工业基地
集中供热与城市煤气化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
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56页
(5)防治环境污染的经济政策
保证必要的环境保护设施投资
对治理环境污染的企事业单位从经济上给与鼓励,如低息贷款、罚款返回
“谁污染谁治理”:排污收费,赔偿损失和罚款,追究行政和法律责任
(6)高烟囱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