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组成原理》〔白中英〕复习
第一章 电脑系统概论
电子数字电脑的分类〔P1〕
通用电脑〔超级电脑、大型机、服务器、工作站、微型机和单片机〕和专用电脑。
电脑的性能指标〔P5〕
数字电脑的五大部件及各自主要功能〔P6〕
法〔P99-100〕
第四章 指令系统
指令系统〔P103〕
程序、高级语言、机器语言、指令、指令系统、复杂指令系统电脑〔CISC〕、精简指令系统电脑〔RISC〕〔P103〕
指令格式〔P105〕
操作码:指令操作性质的二进制数代码
地址码:指令中的地址码用来指出该指令的源操作数地址(一个或两个)、结果地址及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三地址指令、二地址指令、一地址指令、零地址指令;三种二地址指令〔SS、RR、RS〕〔P106〕
指令字长度、机器字长〔P107〕
例题〔P110〕
操作数类型〔P110〕
地址数据、数值数据、字符数据、逻辑数据
寻址方式〔P112〕
确定本条指令的操作数地址,下一条欲执行指令的指令地址
指令寻址
顺序寻址——PC+1
跳跃寻址——转移类指令
数据寻址〔P112-116〕
立即寻址——形式地址就是操作数
直接寻址——有效地址由形式地址直接给出
隐含寻址——操作数地址隐含在操作码中
间接寻址——有效地址由形式地址间接提供
寄存器寻址——有效地址即为寄存器编号
寄存器间接寻址——有效地址在寄存器中
基址寻址——有效地址=形式地址+基地址
变址寻址——有效地址=形式地址+变址寄存器的内容
相对寻址——有效地址=PC的内容+形式地址
堆栈寻址——栈顶指针
段寻址
例题〔P118〕
指令的分类〔119〕
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传送、程序控制
RISC技术〔P121〕
RISC——精简指令系统电脑
CISC——复杂指令系统电脑
RISC指令系统的特点〔P121〕
第五章 中央处理器
CPU的功能〔P127〕
指令控制、操作控制、时间控制、数据加工
CPU的基本组成〔P127〕
控制器、运算器、cache
CPU中的主要寄存器〔P128〕
数据缓冲寄存器〔DR〕、指令寄存器〔IR〕、程序计数器〔PC〕、数据地址寄存器〔AR〕、通用寄存器、状态字寄存器〔PSW〕
操作控制器的分类〔P130〕
时序逻辑型:硬布线控制器
存储逻辑型:微程序控制器
指令周期〔P131〕
取出并执行一条指令所需的全部时间。
指令周期、机器周期、时钟周期〔P131〕
一个指令周期含假设干个机器周期
一个机器周期包含假设干个时钟周期
取指周期〔数据流〕〔P132〕
执行周期〔数据流〕〔P133—138〕
时序信号的作用和体制〔P141〕
时序信号的基本体制是电位—脉冲制。数据加在触发器的电位输入端D ,打入数据的控制信号加在触发器的时钟脉冲输入端 CP。电位高低表示数据是1还是0,要求打入数据的控制信号来之前电位信号必须已稳定。
节拍电位、节拍脉冲〔P142〕
控制器的控制方式〔P144〕
同步控制方式:即固定时序控制方式,各项操作都由统一的时序信号控制,在每个机器周期中产生统一数目的节拍电位和工作脉冲。
异步控制方式:不受统一的时钟周期(节拍)的约束;各操作之间
计算机组成原理知识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