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经济理论
主讲人:黄秀清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第六讲 通信资费理论及定价实践
一、 通信资费理论基础 (通信资费结构)
二、 通信资费水平的确定
三、电信业务资费
四、邮政业务资费
五、 我国通信资费改革的业务的盈余弥补低于成本定价业务的亏损。这样的一种定价方式就称为交叉补贴。
资费再平衡(Rate rebalance)
指世界范围内电话业务资费从过去严重背离成本到回归成本的一个过程。
资费调整项目
调整次数
1996年-2001年6月平均调整幅度
初装费
4
%(2001年7月1日取消)
本地电话资费
2
%
移动入网费
4
%(2001年7月1日取消)
国内长途电话资费
3
%
国际长途电话资费
5
%
出租电路费
2
%,%
INTERNET资费
多次
平均下降45%
数据来源:中美电信竞争力比较p43(陈凯)
近十年来,竞争促使电信资费水平有了很大的下降。从而2002年到2007年5月电信资费总水平下降了一半。其中,“十五”期间,整体资费水平下降了47%,%,2007年1-%。--电信研究院
第六讲 通信资费理论及定价实践
一、 通信资费理论基础 (通信资费结构)
二、 通信资费水平的确定
定价主体和定价目标
确定通信资费水平的影响因素
定价方法
三、电信业务资费
四、邮政业务资费
五、 我国通信资费改革
1、定价主体和定价目标
两个问题?
(1) 谁来定价?(2) 定价的目的?
定价机制和方法
定价影响因素
市场供求决定价格
企业定价
政府管制定价
2、通信资费水平影响因素
企业定价考虑的因素
成本因素
成本水平、成本结构
市场需求因素
市场竞争因素
法律和政策因素
《价格法》、邮电法规
政府定价和对价格管制考虑的因素
产品和市场结构因素
分配公正因素
信息约束因素
市
场
结
构
垄断
竞争
政府管制(政策及法规)
政府直接(管制)定价、企业定价
成本信息
(弱)
竞
争
强
度
(强)
边际成本定价/其他
利润/竞争/成本
/其他
政策
法规
企业
3、通信业务的定价方法(企业)
不同的市场结构下,企业定价方法不同
(1)、成本导向定向
(2)、需求导向定价
(3)、竞争导向定价
(1)、成本导向定价法
成本加成定价法:
P=c×(1+r)
式中:P——单位产品价格
C——产品的单位成本
r——加成比率
目标利润定价法(即盈亏平衡法)
首先在成本基础上,求出保本点的价格,其计算公式是:
P= F/Q + V
式中:P——单位产品价格
V——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
Q——产品产量
F——固定成本
制定价格时,加上目标利润。其公式为:
P=F/Q+V+E
式中:E——单位产品的目标利润
边际贡献定价法
定价公式为:
P= V +e
其中: e为边际贡献,即在边际成本基础之上的加价。e=P- V
(2)、需求导向定价法
购买者理解价值法
根据购买者对产品价值的认识和理解来确定价格 。如电信企业通过树立高端业务品牌来制定高价。
需求差别定价法
一级差别定价:根据每一个消费者的需求差别定价(如号码拍卖)
二级差别定价:提供产品差别,由消费者选择(各种折扣定价)
三级差别定价:细分市场,对不同市场的用户制定不同的价格(如地区差别定价)
(3)、竞争导向定价
定价时不考虑成本,只关注竞争对手的价格
跟随定价法 (主导运营商)
主动定价法 (新进入者)
4、通信业务的定价方法(政府)
政府定价(最优和次优定价 )
1)、边际成本定价
2)、成本分摊定价
3)、二部资费定价
4)、平均成本定价
5)、拉姆塞(Ramsey)定价
成 本 补 偿 定 价
1)边际成本定价法
按照经济学的解释,在自由竞争市场条件下,竞争性企业按照边际成本定价,是实现资源配置达到帕氏效率的最优定价方法。
对于电信
通信经济学--通信资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