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官园余味.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官园余味
杨 熠 初秋时节,老官园花鸟鱼虫市场搬家说话间就半年多了。自从大铁门哗啦啦地放下再没开启,每次经过车公庄一带时,我总觉得繁华的街道上缺了点什么。对北京人而言,“官园”从来不是一个多么如雷贯耳、不可一世的地名。过去,父母出官园余味
杨 熠 初秋时节,老官园花鸟鱼虫市场搬家说话间就半年多了。自从大铁门哗啦啦地放下再没开启,每次经过车公庄一带时,我总觉得繁华的街道上缺了点什么。对北京人而言,“官园”从来不是一个多么如雷贯耳、不可一世的地名。过去,父母出门溜达时,会不由自主地沿着长安街、中轴线走,现在的年轻人出去玩,则动辄就是朝外、三里屯,但要说有人是约好了直奔官园去,那还真少见。但它又是如此重要,“官批”也好、车公庄的青少年活动中心也罢,哪一个没在我们心里留下过沉甸甸的分量。
当然,不能遗忘的还有官园花鸟鱼虫市场。不到2000平方米的占地面积,十几年散摊儿十几年大棚的历史,说新不新说旧不旧的尴尬……就是这样一家“鱼市”的搬迁,却引来各路媒体竞相报道,使得多年的老主顾们在搬迁前纷纷赶来,举着相机在老房子里留下纪念,这不能不说是件很有意思的事。然而对熟悉这个地方的人而言,在“有意思”之余,更有着难以名状的惆怅和不舍。
三环里没有比官园桥这儿更聒噪、更混乱的地方了。无论寒暑,一掀开那厚厚的门帘子,一股蒸人的潮气即刻扑面而来。一种复杂又熟悉的味道早已在记忆深处定格――些微咸腥的气息带着暖意灌入鼻腔,让人恍惚中仿佛有了“大海的感觉”,但转瞬之间腥气就被强烈得多的花粉的香甜所掩盖,脑海中又不由自主地呈现出一幅繁花似锦的景象。
声浪亦是强大的:鸣虫们的振翅声此起彼伏,水族店的气泵“呼噜呼噜”工作得欢实,画眉、百灵的啁啾堪称一绝,还有鹩哥、八哥、鹦鹉惟妙惟肖地模仿各种人声――苍老的、幼稚的、鼻音浓重的,等等。有的八哥学会了打官腔,如领导般边训话边咳嗽,一打听才知道店主的老丈人是离休老干部,没事儿就来视察一番,无意中把它也调教出来了,只是不知道学了这种腔调的鸟儿还能否卖得出去。更有甚者,那顶了一头金发的大葵花鹦鹉,学会了唱流行歌曲,虽说谁也听不出来是什么歌,它却自得其乐,没事的时候就荒腔走板地哼上一阵,真的是千奇百怪、无所不有。
常逛官园的小孩,不会比去各种海底世界参观游玩的人懂得少。看花鸟鱼虫,那是自然科学的启蒙教育,更是一种品格、一种生活情趣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熏陶。官园鱼市的老板们,有不少都是打从80年代末开始练摊做到今天的,有经验更有魄力,所以时常进些新鲜玩意儿。普通人一提起热带鱼,想到的大概无非是孔雀鱼、“红剑”、“黑玛丽”这老三样。其实热带观赏鱼的品种浩如烟海,很多珍奇的外国品种的引进,官园鱼市都是第一个吃螃蟹的。
记得小时候,老爸曾经从那里买了一群从没见过的奇形怪状的热带鱼。它们身体扁平,臀鳍像连衣裙一样撑开,棕褐色的身体上有着醒目的白色斑纹。最神奇的是,在这种鱼的吻端,长着一个长长的、弹性十足的好像象鼻一样的鼻子。它们一天到晚都用这个“鼻子”在沙子里攫取食物。我把手伸进水里,它们立刻一起游过来,用“鼻子”温柔地探测,看看有没有可以吃的食物。这种鱼的眼睛很小,但特别聪明,总是能一眼认出家里的主人,在主人喂食时作出不同寻常的反应。在我的童年记忆里,再没有比它们更酷的小动物了。小孩子都喜欢炫耀

官园余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袭人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2-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