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八章固固反应.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八章固固反应
第1页,共2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
§ 概述
第2页,共2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
分类
① 加成反应:固态反应物→固 在固–固相体系中,一旦因为相界面过程形成了产物层以后,要使反应能持续进行,一个或二个反应物必须经过该反应物层扩散和反应。除在单一物层内的扩散问题外,在某些情况下,必须经过多层产物的扩散。
例如,① 置换反应:AB + CD = AD + BC
② 生成尖晶石

固体的扩散:
单晶:主要通过空位机理进行,即离子空位梯度是扩散的驱动力。
多晶:除空位扩散外,还可能有晶界扩散、表面扩散等其他扩散方式。
而且进一步还有其他因素影响扩散过程,如加热时颗粒的烧结、氧化物体系中的Kirkendall效应和离子扩散时的电中性的条件等。
第9页,共2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
§ 固–固相反应动力学模型
三种限制步骤的可能性:
⑴ 相界面上的化学反应速度控制;
⑵ 经过一连续的产物层的扩散所控制;
⑶ 混合控制。
尖晶石生成反应
步骤和机理:
反应的第一阶段形成 晶核。
第二阶段是扩散。
随着 产物层厚度的增加, 和 通过反应物和产物扩散到反应界面困难。
第10页,共2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
影响固–固反应速率的因素:
⑴ 固体之间的接触面积;
⑵ 固体产物的成核速率;
⑶ 离子通过各相特别是产物相的扩散速率。
化学动力学控制的数学模型
固–固反应为非均相反应,故反应速度需考虑接触面积,而接触面积随反应进程而变化。
对二元系
(8–25) 为反应界面积。
或 (8–26) 为反应物浓度(含量)
第11页,共2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
设反应物为半径相同的球型颗粒,
,半径为
为任意时刻,未反应颗粒半径减少至
(8–27)
为单位质量反应物中所包含的颗粒数,

(8–28)
考虑到转化率 与 的关系 则 ,

(8–29)
第12页,共2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
于是代入(8–27)得:

(8–30)

(8–31)

式中 。

(8–30)和(8–31)代入(8–26),有:

(8–32)
第13页,共25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
① 对于零级反应,

第八章固固反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石角利妹
  • 文件大小1.56 MB
  • 时间2022-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