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锡伯族.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概况
锡伯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锡伯族总人口为188824人,其中辽宁省132615人,主要分布在沈阳、大连、铁岭、朝阳、锦州、丹东、瓦房店、凤城等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34566人,主要聚居于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以及霍城、巩留、伊宁、乌鲁木齐等县市;黑龙江省8886人,主要分布在哈尔滨和双城市;吉林省3168人,主要分布在长春市;内蒙古自治区3023人,主要分布在呼伦贝尔盟;其余分布在陕西、北京、上海等省、区、市。呈现东(北)西(北)分居、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局面。20世纪80年代后,全国(主要是东北三省)锡伯族人口出现了猛增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过去报为满族和汉族的原锡伯族家庭都陆续更正为锡伯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位于自治区西部,伊犁河谷盆地伊犁河南岸和中天山西端。东至塔尔德沟,西与哈萨克斯坦国相接,南达乌孙山分水岭,北临伊犁河。属温带亚干旱气候区,,年均降水206毫米。
自治县资源丰富,县内森林密布。以云杉为主,还有松柏、桦树、杨树、柳树、榆树等。矿产主要有煤、铁、铜、铀、石灰石、芒销、冰洲石、石英砂等,石油资源也在进一步勘探中。
锡伯族有自己的语言。由于历史的原因,东北和西北的锡伯族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各自的特点。现在,东北锡伯族的语言和当地汉族、满族基本相同。新疆的锡伯族,由于居住较为集中,在语言文字上保持了较多的特点。锡伯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满语支。相传锡伯族曾有过自己的文字,但早已失传。清代以后,锡伯族人民通晓满语文、汉语文的日渐增多,后者在生活中使用得更加广泛。新疆的锡伯族有不少人兼通维吾尔语、哈萨克语。1947年,锡伯族的知识分子改革了原来使用的满文,废去一些音节,增加了锡伯族语的新字母,创制了经由满文发展而来的锡伯文字。自治机关至今行使职权时还使用这种锡伯文。
(摘自《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中国少数民族》卷)
二、历史沿革
锡伯族发源于东胡系拓跋鲜卑部,原活动于大兴安岭地区。自汉代前后由大兴安岭地区往南迁徙,到明末清初,已分布于嫩江中游各支流适宜农耕地区,从事农业生产。清初被编入八旗,并调遣东北地区各城镇、要隘驻防。1764年(乾隆二十九年)4000余名军民被调遣新疆伊犁,万里长征屯垦戍边,形成了锡伯族目前的分布局面。
锡伯族是本民族的自称。在历史上,汉文史籍对锡伯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写法,如须卜、犀毗、犀比、悉比、失比、失必尔、师比、西卑、室韦、失韦、斜婆、西伯、史伯、洗白、西北、席白、席北、锡北、锡窝等,都是xiwe的同音异写,到明末清初定为锡伯。其含义有不同的解释,一说是鲜卑带钩的名称,即所谓“黄金犀毗”;一说是瑞兽之名;一说则由地名演变而来;另一说系鲜卑的音转。据多年来学界研究认为,锡伯族发源于汉代以前的东胡系,由东胡——鲜卑(拓跋部)——室韦(失韦)——锡伯演变而来。
东胡是一个活动范围极广的北方游牧民族部族联盟。到了秦汉,匈奴征伐东胡,占领其大部分领地,东胡部族联盟遂告瓦解,分裂为鲜卑和乌桓两大部,东胡之称自此淡出于史籍。
鲜卑也是一个庞杂的部族群体,主要由拓跋、慕容、宇文等不同部分组成。其中的拓跋鲜卑是比较强盛的部分之一,锡伯族就发源于该部。汉代前后,拓跋鲜卑作为东胡部族联盟的重要部分,活动于

锡伯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