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概述.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概述
慢性胆囊炎是胆囊的慢性炎症性病变, 是临床常见病、 多发 病,
具有病势缠绵、反复发作的特点。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 平的提高和饮
胡索理气止痛;④脾胃气滞型,常用药物:柴胡、黄
芪、党参生 其脾气,半夏、佛手、枳壳、白豆蔻、茯苓降其胃气以止呕
逆, 大黄(后下)泄热降浊, 茵陈蒿利胆。 纳呆甚者加鸡内金、 焦山
楂、 神曲、莱菔子以促进饮食;痰多者加青皮、陈皮。⑤气滞血瘀型,
治以化瘀通络, 通利胆气。 常用药物: 鳖甲、 地鳖虫、 炮穿山甲、
桃仁、红花、大黄 ( 后下 ) 、赤芍、茵陈蒿、川楝子、延胡索、川
芎、当归、香附。热象甚者可加黄连、黄芩、蒲公荚、龙胆草、 板蓝根清
热解毒; 脾气虚者加白术、 广木香、炙甘草等健脾之品。 ⑥寒气凝结
型,治应温阳行气。常用药物:制附子、柴胡、炒白 术、制香附、吴茱
萸、山砂、砂仁、鸡内金、大黄 ( 后下 )、茵陈 蒿。阳虚甚者加桂枝、
干姜、细辛温经止痛;长期痛合并胆石者 加穿山甲、浙贝母、法半夏、牡
蛎等以软坚散结。王伟明等 [2] 将本病分为 4 型:①肝郁不和型,治宜疏
肝利胆、健脾和胃,方 用逍遥散加减;②肝郁脾虚型,治宜疏肝利胆、健
脾益气,方用 健脾利胆汤 (经验方 );③脾虚血瘀型,治宜健脾益气、
活血化瘀, 方用四君子汤合血府逐瘀汤;④湿热困脾型,治宜清热利胆、
运 脾化湿,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卢训灏 [3] 将本病分为 3 期:① 急性
期,当辨湿热之轻重,治宜清利湿热、疏肝理气,基本方:
龙胆草、青皮、柴胡、法半夏、黄芩、瓜蒌皮、郁金、蒲公英, 热重于湿
者加梔子、大黄,湿重于热者加车前仁、茯苓;②缓解 期,此期湿热、气
滞证不明显,而以血瘀证为突出,治宜活血化 瘀为主,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③恢复期,本期以脾虚证为主, 治宜扶正为要, 拟健脾和胃、 补气养血之法, 方用四君子汤加减。
经方加减治疗
朱子奇等 [4] 用柴胡桂枝于姜汤:柴胡 10g 、桂枝 10g 、干姜 6g 、黄
苓 10g 、瓜蒌根 10g 、生牡蛎 30g (先煎 )、炙甘草 6g ,腹 痛较甚者加川楝子 10g 、延胡索 10g ; 若脾虚甚加白术 12g ;泄 泻日久,完谷不化,
五更泄泻,兼见腰膝酸软冷痛者加肉豆蔻 10g 、淫羊藿 IOg ; 舌苔黄腻,湿热甚者加茵陈 18g 、藿香 10g 。 每日 1 剂,水煎早、晚空腹温服,连
服 10d 为 1 个疗程。结果治 愈 9 例,显效 24 例,好转 3 例,无效 2
例,总有效率 %。 王莹等 [5] 采用柴胡利胆汤加减治疗本病 32 例

中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概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飞行的猛子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2-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