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遗传变异的认识
1
人类遗传病
1、单基因(显性、隐性)
(常染色体、性染色体——X,Y)
2、多基因遗传病(基因+环境)
3、染色体病
独立遗传。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①的自交代数越多,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越高
B、过程②可以任取一植株的适宜花药作培养材料
C、过程③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
D、图中筛选过程不改变抗病基因频率
从基因型到表现型究竟有多远?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基因控制功能蛋白(酶、激素)的合成,从而控制代谢,
基因控制结构蛋白的合成,直接控制性状
(08山东卷·26)番茄(2n=24)的正常植株(A)对矮生植株(a)为显性,红果(B)对黄果(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基因型AaBB与aaBb的番茄杂交,其后代的基因型有 种,基因型 的植株自交产生的矮生黄果植株比例最高,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
(2)在♀AA×♂aa杂交中,若A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分离,产生的雌配子染色体数目为 ,这种情况下,杂交后代的株高表现型可能是 。
(3)假设两种纯合突变体X和Y都是由控制株高的A基因突变产生的,检测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发现X第二个密码子中的第二个碱基由C变为U,Y在第二个密码子的第二个碱基前多了一个U。与正常植株相比,突变体 的株高变化可能更大,试从蛋白质水平分析原因 。
(4)转基因技术可以使某基因在植物体内过量表达,也可以抑制某基因表达。假设A基因通过控制赤霉素的合成来控制番茄的株高,请完成如下实验设计,以验证假设是否成立。
①实验设计:(借助转基因技术,但不要求转基因的具体步骤)
a.分别测定正常与矮生植株的赤霉素含量和株高。
b.
c.
②支持上述假设的预期结果:
③若假设成立,据此说明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
答案:
(1)4 aaBb 矮生红果:矮生黄果=3:1(2)13和11;正常和矮生都有(3)Y;X突变体只是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而Y突变体由于其模板mRNA多了一个碱基使得氨基酸第一个往后都发生改变。
(4)①,把A基因转入矮生植株;c.过段时间测量赤霉素含量和株高,和原来的矮生植株作比较
②原来的矮生植株变正常植株 ③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进化是什么?
是宏大久远的历史背景下
生物种系的发生、发展
生物的遗传、变异接受自然选择的结果
现代进化论中的几个观点
23.普通栽培稻是由普通野生稻进化而来的,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D
,对普通栽培稻不利
,是水稻育种的有用资源
进化的本质——
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依次是( )
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
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
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关于基因频率的拓展应用
果蝇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BB、Bb为灰身,bb为黑身。若人为的组成一个群体,其中80%为BB个体,20%为bb个体,群体随机交配,其子代中Bb的比例是
A.25% B.32% C.50% D.64%
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色盲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7%。现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妻子为该常染色体遗传病致病基因和色盲致病基因携带者。那么他们所生小孩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A. 1/88 B. 1/22
C. 7/2200 D. 3/800
(09年)20.某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 ) A.10/19 B.9/19 C.1/19 D.1/2
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正确的思路和研究方法往往是科学家们成功的关键。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孟德尔运用 法,用纯种的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做亲本,分别设计
对遗传变异的认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