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
第一课时《十五参军征》
学习目的:
1.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可以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能运用联想和想象,深化诗歌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歌的艺术境界
3.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不幸.
古诗二首
第一课时《十五参军征》
学习目的:
1.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可以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能运用联想和想象,深化诗歌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歌的艺术境界
3.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不幸.
学习重点:目的1、2
学习难点:目的3及背诵、默写
学习方法:诵读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学习目的:
1。我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浩假设繁星。在这笔丰厚的文学遗产中,反映战争的作品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其中有吟诵边塞风光的(如王维的《使至塞上》),有表达边关战事的(如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有借以倾诉思乡之情的(如范仲淹的《渔家傲》,更有畅谈参军壮志抒发爱国之情的《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那么我们今天来看一看这两首诗歌又是从哪方面来反映战争的?
二、交流资料
1.乐府诗:乐府,原是古代掌握音乐的官署,。
三、诵读诗歌,感知诗歌大意(第一次先学后教)
1.诵读
自学指导:①请同学们大声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②结合注释理解诗意。6分钟后检测
2.检查
(1)指名读诗
(2)理解诗意
诗歌大意:
《十五参军征》这首乐府诗描绘的是一位少年从征65年后返回故里的情景。一位衣衫褴褛、鬓发全白、手拄拐杖的老人茫然地站在曾经是那么熟悉,而今却家破人亡的,绝望地望着东方……这首诗通过主人公的遭遇提醒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
四、讨论探究(第二次先学后教)
1.自学指导
(1)请同学有感情地读出自己所喜欢的诗句,及喜欢的理由。
(2)诗歌是怎样提醒出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的?
(3)你是怎样对待战争的?
自学5分钟,然后小组讨论
2。小结
五、当堂训练
背诵默写
六、作业
1。完本钱课配套练习
王昌龄-—参军行(一、二)
王翰—-凉州词
板书:
十五参军征
兵役的残酷
无限的凄凉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
不尽的悲哀
古诗二首
第二课时 《出塞》
学习目的:
1.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理解诗歌的意思.
2.进入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平的感情。
学习重点:目的1
学习难点:目的2及背诵、默写
学习方法:诵读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学习学习目的
二、出示诗歌,读诗(第一次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自由读,边读边注解。
二、破题而入,简析背景,(第二次先学后教) 1.读诗题
(1)告诉大家,诗题中的“塞”指什么?(关塞、边塞)
(2)从诗题中你知道这首诗
古诗二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