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 膜 性 心 脏 病
番禺区中医院 内一科
孙 武
瓣膜性心脏病:主要问题是瓣膜本身有器质性损害,任何内科治疗或药物均不能使其消除或缓解;
近年来神经内分泌拮抗剂:如ACEI、β-blocker、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药物β-blocker可应用于二尖瓣脱垂患者伴心悸、心动过速或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的症状以及有胸痛、忧虑的患者;
瓣膜性心脏病-MS
二尖瓣关闭不全-MR
病因:
、心内膜炎;
、HF、MI等;
:老年人常见的退行性变;
;
:SLE;
瓣膜性心脏病-MR
二尖瓣关闭不全-MR
病理生理:
慢性二尖瓣返流—LV舒张末容积增大,心肌代偿性离心性扩大和肥厚,LV可维持正常的前向心搏量,故在相当长时间内不出现肺瘀血,无临床症状;
持续严重的过度负荷,LV舒张末压及左房压明显升上升,肺瘀血出现,肺动脉高压及心衰;
急性二尖瓣返流—LV血流返流至心房,LA、LV容量负荷骤增,
LV扩张有限,LV心搏量增加不足以代偿返流量,
心排量减少,LV舒张末压急骤上升,LA压急速上升,
导致肺瘀血、肺水肿、肺动脉高压及右心衰;
瓣膜性心脏病-MR
二尖瓣关闭不全-MR
MR的分级:
轻度:返流血流束局限于二尖瓣环附近;
中度:返流血流束达左房腔中部;
重度:返流血流束贯通整个心房;
瓣膜性心脏病-MR
MR的药物治疗
应限制体力活动,减少钠摄入,并通过合理应用利尿剂增加钠排泄;
血管扩张剂和洋地黄可增加左室衰竭后的前向心输出量;
静脉应用硝普钠或硝酸甘油可减少后负荷,减少返流,有助于稳定急性或重度MR患者病情;
无症状慢性MR且射血分数正常时,并无后负荷增加,尚不清楚应用降低后负荷药物是否有利;
ACEI治疗慢性MR可能有益,特别是有症状或左室增大者,可减少MR并使LV腔减小,但要注意ACEI降低后负荷可能掩盖左室功能不全;
有症状MR患者则适用于手术治疗;
瓣膜性心脏病-MR
MR手术指征:
,内科治疗仅限于术前准备;
、重度MR伴NYHAⅡ-Ⅳ级症状,如无重度左室功能不全和(或)左室收缩内径>55mm;
、重度MR伴轻、中度左室功能不全(30%-60%)和(或)左室收缩期内径>40mm;
,二尖瓣修补术优于二尖瓣置换术;
瓣膜性心脏病-MR
瓣 膜 性 心 脏 病
二尖瓣病变
主动脉瓣病变
三尖瓣病变
肺动脉瓣病变
瓣膜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病变
主
动
脉
瓣
病
变
主动脉瓣狭窄-AS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R
主动脉瓣狭窄-AS
病因:
瓣膜性心脏病-AS
主动脉瓣狭窄-AS
病理生理
主动脉瓣狭窄:LV射血阻力增加, LV后负荷加重,LV收缩压及容量负荷增加使左室向心性肥厚, LV顺应性降低 LA扩大、 LA压力增加、肺毛压、肺动脉压升高、CHF;
LV收缩压升高, LV肥厚, LV射血时间延长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
LV射血时间延长而舒张时间减少,主动脉舒张压降低,心肌供血减少;
瓣膜性心脏病-AS
主动脉瓣狭窄-AS
AS的三大主症:呼吸困难、运动时晕厥、心绞痛;
无症状的AS患者并无特殊内科治疗;
有症状的AS则必须手术治疗;
ACEI具有扩血管作用,应慎用于瓣膜狭窄的患者,以免前负荷过度降低致心输出量减少,引起低血压、晕厥等;
AS患者亦应避免使用β-blocker等负性肌力药物;
瓣膜性心脏病-AS
重度AS的手术指征:
所有有症状的重度(瓣口面积<)患者;
无症状的重度AS患者,以下情况应予手术:
需施行冠状动脉旁路术、升主动脉或其他瓣膜手术者;
LVEF<50%;
仍在积极从事体力活动、运动试验中出现症状或血压降低者;
瓣膜显著钙化、主动脉射血分数峰值每年增加>;
瓣膜性心脏病-AS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R)
病因
慢性: 急性:
瓣膜性心脏病-AR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R)
病理生理:
慢性AR:
主动脉返流:LV舒张末容积增加,使每博容量增加和主动脉收缩压增加,但有
瓣膜性心脏病内一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