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桑园套种竹荪栽培技术.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桑园套种竹荪栽培技术
摘要 竹荪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食用菌,以桑枝木屑为主要培养料,在桑园中套种竹荪,具有节约成本、操作简单和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等优势。本文介绍了桑园套种竹荪技术,包括桑园土地整理、培养料制备、菌种制枝木屑65%,麸皮15%,黄豆饼粉8%,竹子粉7%,硫酸镁2%,磷酸二氢钾2%,白糖1%。播種前10~15 d,将桑枝木屑与麸皮、黄豆饼粉和竹子粉等原料按照比例混合在一起,先经过充分日晒后,再洒水建堆发酵。培养料中的含水量应达到65%,水分不足可按100 %的新鲜石灰水拌进料中,以全面润湿为度,用塑料薄膜包严进行发酵。当料堆中心温度达到60 ℃时要翻堆,当培养料发酵至暗红色、无刺激性气味时即可用于铺料[5]。
3 菌种制作
竹荪菌种选用的是高温型棘托长裙竹荪,母种购买于贵州食用菌研究所,通过对母种的扩繁得到适宜的原种和栽培种,原种所需的培养料为桑枝木屑55%,麸皮20%,黄豆饼粉15%,竹子粉5%,硫酸镁2%,磷酸二氢钾2%,白糖1%。每瓶母种可扩繁80~90瓶原种。原种用同样的方法培养后即可扩繁栽培种。栽培种的培养料为桑枝木屑60%,麸皮15%,黄豆饼粉10%,竹子10%,硫酸镁2%,磷酸二氢钾2%,白糖1%。每瓶原种可以扩繁60~70瓶栽培种。接种好的栽培种需要在黑暗通风的培养室内培养,当菌丝长满菌瓶之后便可用于播种。
4 铺料与播种
铺料
竹荪常以木材或农作物秸秆作为栽培料[6],本试验主要利用桑园修剪下的废弃桑枝为主要原料,桑枝经过粉碎得到桑枝木屑,再和麸皮、黄豆饼粉、竹子粉等原料混合,经过发酵后得到复合培养料。铺料选择阴天或多云天气进行,培养料的使用量控制在6~8 kg/m2,培养料的铺设要紧密瓷实,尽量不留孔隙。培养料偏干要适当补水,以含水量65%左右为宜,铺好培养料后即可播种。
播种
竹荪播种时间选择在3月上旬,要求气温>10 ℃时播种,以利于竹荪菌丝生长发育。播种后2~3个月后进入菌蕾发育期,此时气温在20 ℃左右,菌蕾容易生长成健康子实体。选择菌丝浓密、颜色雪白、无老化的菌种,播种时将菌种掰成鹌鹑蛋大小的菌块。采用2层培养料1层菌种的方法,先把2/3的培养料铺在垄床上,然后在培养料中间开挖小沟,把菌种放入小沟中,用种量8~10瓶/m2。播完菌种将剩余1/3培养料覆盖压实,使料面呈三角形。之后需要对菌种和培养料浇1遍透水,保证培养料里的水分充足。喷水完成后再覆土,覆土厚度控制在5~6 cm之间。最后用稻草铺设在覆土的表面,铺设厚度以完全看不到覆土为宜[6]。
5 菌丝生长管理
竹荪在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因而需要在畦床上覆盖遮阳网,既能防雨,还有助于菌丝良好生长。
竹荪对水分的要求非常严格,在菌丝生长阶段和菌球生长阶段所需的水分不一样。在竹荪栽培的前30 d,培养料中水分充足,因而这段时间内不需要水。1个月后需要向培养料的菌丝洒水,洒水量不宜太大,把表面淋湿即可,保证培养料里的湿度保持在60%~65%之间。播种后正常温度下经30 d左右,菌丝爬上料面,此阶段是菌丝生长期。播种后45 d左右菌丝分化出菌球(鹌鹑蛋大小),此时进入菌蕾分化期。
6

桑园套种竹荪栽培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学习的一点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2-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