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纹枯病防治技术要点
[摘 要] 病虫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非常大,很多农作物都存在被病虫害侵袭的现象,水稻也是其中之一。在众多病虫害中,纹枯病是水稻生产过程中发生率极高的一种。过去人们将侧重点放在如何选择高产且优质的品种上,对水稻纹枯病防治技术要点
[摘 要] 病虫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非常大,很多农作物都存在被病虫害侵袭的现象,水稻也是其中之一。在众多病虫害中,纹枯病是水稻生产过程中发生率极高的一种。过去人们将侧重点放在如何选择高产且优质的品种上,对纹枯病的防治不够重视,导致出现水稻纹枯病病害加重趋势。因此,本文将从发病成因入手,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9)06-91-2
水稻纹枯病是一种真菌病害,引起这种病害的真菌是立枯丝核菌。目前,比较受推崇的高产水稻品种对这种病害的抵抗力较弱,人们对这方面病害的防治意识和重视程度还不够高,使得纹枯病对水稻的种植产生了很大的负面效应。本文将对纹枯病的防治进行探讨,希望能缓解病虫害对水稻生产的影响,提高产量创丰收。
1 水稻纹枯病的发病症状与病因
发病症状
水稻纹枯病首先从叶鞘或者叶片上发病,然后逐渐蔓延,对水稻的内部进行侵害。严重时会侵入水稻的茎秆、穗部,进而导致水稻整株死亡。从细节上看,感染纹枯病的水稻,初期叶鞘表面会出现暗绿色斑点,随着斑点的扩大,颜色呈灰绿色或灰褐色。进入后期,叶片和叶鞘上会出现不规则的云纹斑点,叶子也会枯死腐烂。穗部染病初期会呈现污绿色病斑并逐渐发展成灰褐色,影响水稻正常抽穗,进而影响水稻的产量。
原因
纹枯病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主要有以下2种[1]。第一,水稻品种的抗病能力较弱。目前,我国推广的水稻品种以高产为主要特征,多是矮秆品种,虽然产量有所提高,但在生长过程中易患病。第二,菌源量大。前面已经提到,导致纹枯病的真菌是立枯丝核菌,这种病菌会以菌核或菌丝体的形式留存于土壤中并成功越冬,而其可以在土壤中越冬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秸秆还田。秸秆还田使大量的稻桩裸露于地表,为病菌提供了良好的避寒场所,进而提高了发病率。
2 水稻纹枯病防治要点
选用抗病品质,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高产的水稻品种抗病能力较差,选择一些抗病能力强的水稻品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纹枯病的发生概率,减少水稻正常生长的威胁条件。所以,在种植前要仔细挑选种植品种。另外,播种时要改变传统的种植方式,直播虽然省工、省本,但生产潜力较低且风险较大,杂草稻会对优质水稻的生长造成阻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十分不利,一旦出现纹枯病,会更加难以控制。栽插是比抛秧和直播更好的方式,可以根据田地的宽窄程度控制水稻的种植密度。较为稀疏的种植密度可以改善田地的光照和通风条件,推迟封行期,减轻发病症状,为水稻提供一个较为适宜的生存环境。
生物防治与打捞菌核结合
很多病虫害都有自己的天敌,纹枯病也不例外。真菌、放线菌以及细菌等一部分有益的微生物对纹枯病有着强烈的拮抗作用[2]。其中,哈茨木霉对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很好,成功率在64%~72%;细菌类的禾长蠕孢菌及其
水稻纹枯病防治技术要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