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模量
1
2
1
3
1
4
则: (2)
由(1)(2)得:
【实验内容
杨氏模量
1
2
1
3
1
4
则: (2)
由(1)(2)得:
【实验内容及步骤】
调杨氏模量测定仪底角螺钉,使工作台水平,要使夹头处于无障碍状态。
放上光杠杆,T形架的两前足置于平台上的沟槽内,后足置于方框夹头的平面上。微调工作台使T形架的三足尖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并使反射镜面铅直。
~。调节望远镜光轴与反射镜中心等高。调节对象为望远镜筒。
初步找标尺的像:从望远镜筒外侧观察反射平面镜,看镜中是否有标尺的像。如果没有,则左右移动支架,同时观察平面镜,直到从中找到标尺的像。
调节望远镜找标尺的像:先调节望远镜目镜,得到清晰的十字叉丝;再调节调焦手轮,使标尺成像在十字叉丝平面上。
调节平面镜垂直于望远镜主光轴。
记录望远镜中标尺的初始读数(不一定要零),,记录望远镜中标尺读数,,并分别记录望远镜中标尺读数,直到7块砝码加完为止,这是增量过程中的读数。,并记下减重时望远镜中标尺的读数。数据记录表格见后面数据记录部分。
取下所有砝码,用卷尺测量平面镜与标尺之间的距离R,钢丝长度L,测量光杠杆常数b(把光杠杆在纸上按一下,留下三点的痕迹,连成一个等腰三角形。作其底边上的高,即可测出b)。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钢丝直径6次。可以在钢丝的不同部位和不同的经向测量。因为钢丝直径不均匀,截面积也不是理想的圆。
【实验注意事项】
加减砝码时一定要轻拿轻放,切勿压断钢丝。
使用千分尺时只能用棘轮旋转。
用钢卷尺测量标尺到平面镜的垂直距离时,尺面要放平。
杨氏模量仪的主支架已固定,不要调节主支架。
测量钢丝长度时,要加上一个修正值,是夹头内不能直接测量的一段钢丝长度。
1
5
【实验数据处理】
标尺最小分度:1mm 千分尺最小分度: 钢卷尺最小分度:1mm 钢直尺最小分度:1mm
表一 外力mg与标尺读数
序号i
0
1
2
3
4
5
6
7
m(kg)
加砝码
减砝码
表二 的逐差法处理
序号I
0
1
2
3
(cm)
(cm)
-
杨氏模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