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西周参考书目?*《西周史》,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西周史》,许倬云,三联书店 1994 年版?《先秦史论稿》,徐中舒,巴蜀书社 1992 年版?《中国奴隶社会史》,金景芳,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第一节西周的建立和巩固?周族的早期历史?武王灭商和周公东征?分封和宗法制?国家机构?礼治和刑罚?西周和周边各族的关系周族的早期历史周族的早期历史周族的兴起周族的兴起始祖周人是古老的农业部落,兴起于今陕甘一带。传说其始祖名弃,为姜姓有邰氏女姜原所生,在尧、舜时任农师之职,受封于邰(今陕西武功西),号后稷。公刘公刘弃死后,子孙世代为夏朝农官。因夏政衰,其孙公刘率族人定居于豳(今陕西旬邑西),发展农耕,势力渐兴, “周道之兴自此始。”公刘为周人发展奠定了基础。古公亶父传至九世,到古公亶父时, 从豳迁徙到岐山之下的周原(今陕西扶风、岐山间)。周原土地肥美,宜于农作。古公在那里兴建城郭房屋,划分邑落,设立了官吏机构,国号为周。此时可能进入阶级社会。古公后被周人追称太王。周文王周文王季历之子昌继位即周文王文王曾与九侯鄂侯一起为商纣的朝臣九侯鄂侯遭纣杀害文王也被囚禁文王时周已相当强大但在名义上仍是商属下的一个诸侯国号称“西伯”周文王歧山凤雏村周宫殿遗址孟津大会商后期,商周矛盾激化, 文王死后,由后立的太子发继位,即周武王。武王即位的第二年(前1046 年)进军孟津,大会“八百诸侯”,确立了伐纣大同盟。牧野之战 约前 1046 年,周武王兴兵伐商。正月甲子日清晨到达殷郊牧野。商王纣仓忙出兵应战,被迫从军的奴隶, 一到阵前便倒戈起义,引导周军攻入朝歌,纣见大势已去,自焚而死,商亡。周武王姜尚(子牙) 武王灭商和周公东征平定武庚叛乱平定武庚叛乱周公二次克商周公二次克商周公摄政周公摄政武王灭商后第二年死,其子成王年幼,于是周公代行朝政。周公执政期间,参与了周初政权建设,显示了卓越的才能和智慧。““三监三监””周公提出以殷治殷的主张。武王采纳。于让纣之子武庚在商故地承袭王号,继续统治殷商遗民。并将商的畿内之地一分为三, 由武王之弟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分别管理, 合称三监。周公分封制分封制周王将土地和人口分配给周王的兄弟、亲戚及有功之臣。其特征是,以血缘为纽带, 以姬姓为核心,建立了建立起周天子统辖下的地方行政系统。这是一套上自周天子下至士的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从而在一定时期内有效的加强了周王室对全国的控制。“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左传·定公四年》“封邦建国,受民授疆土。”《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周公兼治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荀子·儒效》“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吕氏春秋·观世》?分封和宗法制封国与周天子的关系封国与周天子的关系封国必须承认周天子是它们的共主。诸侯国有相对的独立性。其职位一般世代相传,在封国可以独立行使行政权。天子分封诸侯,诸侯也同样向下分封。诸侯将土地和人口分给卿大夫,称“采邑”,卿大夫再封给士。士是贵族的最低层。青铜文化与礼乐文明青铜文化与礼乐文明《《左传左传· ·桓公二年桓公二年》》: : ““古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古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
第三章西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