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77e8305b-36be-4a5e-8865-797e7207b14c_小学品生品社.ppt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0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新课标的修订要求与 课程追求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高峡
.
2
重温——德育工作改革的要求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年6月)
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并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主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调整和充实德育内容,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
3
小学从行为习惯养成入手,重点进行社会公德教育,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集体以及社会、生活常识教育。初中加强国情教育、法制教育、纪律教育和品格修养。高中阶段注重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基本观点教育。对中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要对中小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4
课程标准修订前调研的基本情况
教育部于2006年对全国29省市42个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实施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
调查对象为2274名优秀骨干教师、教研员。
调查结果总的表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及相应的课程标准获得了广大教师、教研员、学校的高度认同。
5
%较好或很好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
97% “课程性质”、“课程理念”与“设计思路”表示“非常认同”或“比较认同”;
% “课程性质”、“课程理念”与“设计思路”在实践中“完全能实现”或“经过努力,能教好地实现”;
%课程总目标的描述“好”或“较好”。
6
像任何新设课程一样,品德与生活课程及相应课程标准存在的最大问题是:
教师尽管喜欢,但一时难以完全适应。
认为实施“内容标准”存在一定困难,超过三分之一(%)
特别是“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部分的内容标准,%的人认为实施“有一定困难”。
调查中反映出的问题
7
新需求新挑战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发展与进步
主题:和谐发展(世界的主题:和谐、和睦、和平)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
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纠正目前公民教育中出现的某些偏差的需要。
8
课标修订的总体思想和原则
调整充实完善提高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程标准
以儿童发展为本
方向性与操作性统一
9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
10
课程标准修订的主要点
前言:
导言突出了课程设置的社会与时代背景。
课程性质突出了综合性。
课程基本理念微调。
课程设计思路强调了儿童的主体性、动手能力。
课程目标:微调、补充

内容标准:
微调、补充。更符合儿童的实际需要、与其他课程衔接。
实施建议:
教学建议进一步突出了“儿童”与“活动”。
评价建议进一步突出了“过程”与“个性”。

77e8305b-36be-4a5e-8865-797e7207b14c_小学品生品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aolingdao1k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