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兔同笼
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7单元“数学广角”(P112)
教学目的:
1、知识和技能
(1)、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兴趣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使学生体
鸡兔同笼
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7单元“数学广角”(P112)
教学目的:
1、知识和技能
(1)、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兴趣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2、过程和方法
经历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探究和解决过程,体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浸透假设、有序等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才能。
(2)让学生体会到数学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体会用假设法和方程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难点:理解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算理.
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小组合作法、讨论法、交流等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提醒课题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道我国古代非常有名的数学趣题,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这四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抽生答复。(笼子里有假设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2、有谁知道这类题我们把它叫做什么问题吗?(鸡兔同笼),记载于《孙子算经》一书中,距今已有1500多年.
3、会做“鸡兔同笼”这类题吗?会做的我们今天进一步来学习,不会的也没关系,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老师相信今后你一定会做了。那同学们有没有信心把这节课的内容学好呢?
4、出示学习目的
(1)经历尝试用列表、假设和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大家的逻辑推理才能。
学生齐读,明确目的。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师:为了便于同学们探究问题,我们化繁为简,先来研究一道数据较小的“鸡兔同笼”的问题。
出例如1:,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2、理解题意:学生先读题,理解题意,分析题中数量关系。
3、学生自学
(1)出示自学要求
①课本上介绍了几种解题方法.
②你看懂了哪种解题方法?
③把你看懂的解题方法和同学交流。
(2)学生先自学,然后和同学交流,老师巡视。
让学生把不同的解法写在黑板上。
4、全班交流,学生汇报。
(1)列表法:
学生说明列表的方法及步骤:
学生汇报:我们先假设有8只兔这样一共就有16条腿,显然不对,再减去一只鸡,加上一个兔,这样一个一个地试,把结果列成表格,最后得出3只鸡、5只兔。
鸡 8 7 6 5 4 3 2 1
兔 0 1 2 3 4 5 6 7
脚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2)、假设法:
老师引导:(
鸡兔同笼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