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职生的消费观念.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职生的消费观念
中职生的消费观念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中职生的消费观念
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中职生消费观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的中职生每月的生活费超过了1010元,最高达到1200元以上。
。中职生的生活消费主要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据估计,学生每月净饮食费需300元左右。然而在被调查的近200名学生中,50%饮食费用在250元以下,有的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不顾营养需要一味节约支出。










,存在攀比心理。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换一款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其他必要开支;有些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以满足欲望。根据调查显示,60%的中职生拥有一部以上手机;27%的中职生拥有个人电脑;19%的中职生拥有PDA;12%的拥有MP3;%的中职生拥有数码相机;而阿迪达斯、耐克等名牌运动产品在中职生市场的渗透率均超过了10%。这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一部分谈恋爱的中职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1元~200元左右,他们大多承认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
%的被调查者认为花销较大,与自己的预期不符。相当一部分中职生没有理财的意识,都处在“月光”状态,或者月末需要借债度日甚至一部分中职生借款消费,可又一直保持着这种花费势头,这也算是中职生消费心理脆弱的一定表现。
通过以上调研结果可以看出,中职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和心理整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较大。从表面上看,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从这一意义上说,校园里出现的不良消费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三、在高校中开展消费观教育刻不容缓
当前中职生在消费上出现的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也不无关系。
“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中职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家庭经济可以满足较高消费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
。有些父母本身消费观念存在误区,势必影响到自己的孩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对中职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另外,校风建设范畴中普遍缺少倡导中职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校风建设应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
消费观决定着人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结果,并在社会和文化意义上影响着对人的塑造。消费观教育在中职生思想道德教育中有着特殊的重要性,对于中职生在消费中产生的问题,笔者在此提出如下建议:










。消费观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观习惯,自觉遵守消费观规范,树立科学的消费观观念。中职生消费观教育的内容丰富而复杂,应当包括:强调“合理与适度”消费,反对过度消费、高消费、超前消费,提倡“量入为出”有计划地消费;

中职生的消费观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圭圭
  • 文件大小33 KB
  • 时间2022-04-1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