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木府导游词
丽江木府导游词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丽江木府导游词3篇
木府位于丽江古城狮子山下,是丽江古城文化的\"大观园\"。下面民大起义战争(民间称为\"乱世十八年\")中的破坏。我们现在看到的木府,是在11016年的七级地震后修复的。这是议事厅,是土司议政施政的地方,这三块御赐的\"诚心报国\"匾,分别是明朝的洪武、永乐、嘉靖三位皇帝的褒奖。纳西族原来没有姓,是父子连名制,如阿胡阿烈、阿烈阿甲、阿甲阿得等等。明朝初年(1382年~1383年),阿得在云南率先归附明
朝,被明太祖朱元璋钦赐木姓,并准其世袭土知府。据说木字是朱字去掉一\"人\"而成。 《徐霞客游记》里说当时丽江\"官姓木,民姓和,无他姓者\"。据说这民姓和也有来历:因为子民们要替木家干活,于是木土司在木字上加一撇,代表他们遮阳避雨的毡帽,旁边加一\"口\",代表他们干活时背的篮子。于是后来就有了这和睦相处的和、木二姓。
如果把木府看作是\"丽江紫禁城\",那么这大厅就是\"金銮殿\"了。这虎皮靠椅说明木氏是称雄一方的土皇帝。这两边执事牌上写的是朝廷赐的官衔爵位,有的是三品,相当于今天的省部级,有的甚至是二品。那么朝廷为什么如此倚重木氏呢?这是因为,纳西族生活在金沙江上游的江湾腹地,北有吐蕃,南有南诏大理。这两大地方势力常常成为中央王朝西南边疆的不安定因素,纳西族的向背举足轻重,木氏土司也知道这一点。因此,他一方面忠于朝廷,以朝廷为坚强后盾,另一方面则不断扩张地盘,使他的统治地域达到7。5万多平方千米,比今天云南省面积的1/6还多,成为称雄一方的土皇帝,所以后人称木氏\"开门是诸侯,关门即天子\"。
大家看屋顶的三个藻井,中间是龙,为了避嫌,这龙只有四爪,而不像皇宫里的有五爪。两边藻井里则是纳西妇女七星羊皮上的星星图案。一个议论军政大事的地方却有妇女的服饰图案,让人称奇。这也许是出于纳西族历史上妇女的崇高地位,也许是土司为了时时用妇女们的披星戴月、辛勤劳动来鞭策自己。总之这谜团只有土司们才能说清楚啦。近年来,不少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来木府参观,给木府增添了光彩,前面的图片室里留下了一张张珍贵的照片(图片室讲解略)。这是万卷楼。在木府里由东往西,议事厅、万卷楼、护法殿、光碧楼、玉音楼、三清殿一字排开,其他建筑都是两层,惟有这万卷楼是三层,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木氏土司不仅在政治上与中央保持一致,还推崇并积极学习汉文化,有的达到很高的造诣,能与中原学士相唱酬。《明史•土司传》中就说: \"云南诸土官,知诗书,好礼守义,以丽江木氏为首。\"
因此就建了这三层的万卷楼。真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啊!简单地说,这万卷楼,一楼读书,二楼藏书,三楼写书,是一个书藏万卷、书香满屋的地方。大家看,这里供着孔子牌位,后壁上的鹿鸣古树图也饱含寓意: \"古树\"与\"古书\"谐音,这梅花鹿,因\"鹿\"和福禄的\"禄\"同音,包含着\"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意思,又有\"梅花香自苦寒来\"之意,是希望木家的子弟寒窗苦读,终成大器。有人问我,纳西妇女披星戴月地操劳,把活计都承包了,那男子干啥呢?回答是,纳西男子在战时则披坚执锐,跟着土:司骑射征战,平时则琴棋书画考功名, \"天雨流芳\" (就是纳西语\"看书去吧\"的意思)。由木氏土司首倡的学习之风,纳西族一脉相承。据统计,目前纳西族副教授以上的专家学者就约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一。由此看来,纳西族的男女分工较为明确:妇女以建设物质文明为主,男子以建设精神文明为主。下边咱们前往家院参观。
丽江木府导游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