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成长 追求成功
感悟成长 追求成功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感悟成长 追求成功
作者:江南学校校长万顺林
近日,看到全国知霍姆林斯基《育人三部曲》等中外教育名著,以及课改专题理论文章,不断拓宽知识面,更新教育思想,丰富专业理论素养。
我非常重视自身的继续教育,通过继续教育,使我建立起合理的、不断更新的知识结构。我更注重把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知识作为自己长期不断学习的重要知识领域。因为学校管理本身是一种人才的培养过程,是人的管理过程。如果不熟悉一些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的发展,就不可能在教育改革中拥有坚实的管理基础,会不可避免产生管理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三、思考的实践者
思想是成功的灵魂,行动是成功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校长“对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校长的办学思想代表着一个学校未来发展的方向,决定着一个学校的办学层次。要实现对学校教育思想上的领导,要求校长要有自己的战略定位能力,有设计未来和安排未来的能力,有将多年办学经验上到理论认识的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经事要躬行”。校长的办学思想不是虚无缥缈的,要通过办学的策略选择和行动践行,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办学成果体现出来的,闸北八中的刘京海校长,坚持“成功教育”的策略选择和办学实践,取得了办学的成功;江苏洋思中学蔡林森校长,坚持“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策略选
择和办学实践,取得了办学的成功;上海中学唐盛昌校长,围绕办国际一流名校的目标,成功进行“国际部”办学的艰苦实践,使学校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从这些办学成功校长的办学实践看,无一不是在办学的实践中,坚持从校情和生源实际出发,智慧的进行办学思想的实践引领,办出了有个性、有特色的学校。在办学中,他们决不人云亦云,决不跟风跟“潮流”,真正体现了校长角色的正确定位。
教育是实实在在的事,你做了才有,不做就没有。校长应该是一个放风筝的人,胸中有天空,眼中有目标,手中有分寸,脚下有土地。站在现实的土壤里,做实践的思考者,做思考的实践者,用脚板思考,用脑袋走路。
四、慎独的反思者
教师需时常进行教学反思,才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当家人的校长,也不是反思的局外人。 “众人皆醉我独醒”。校长要有慎独意识。学校才可能办出个性,办出特色,才能获得持续的发展。同时,校长要做一个慎独的反思者,未雨绸缪,不断地画好学校发展的第二条生命曲线,使学校立于不败之地。 当校长十余年来,我一直在反思这样一个问题:自己怎样才能做一个好校长?由此外出,在侯车室里等车时,看到了一个录像,是某个专家关于“如何带好一个团队”的讲座。他用的是拆字法,他说:“团,外面是个‘口’、里面是个‘才’;队,右边是个‘人’、左边是个‘耳’。所以说,一个好团队,就应该是领导要有口才,群众要用耳认真地听。”商家播放录像是为了卖这张光盘,并号称这张光盘是5月份的销售排行榜之冠。专家的话乍听起来也有一定的道理,但要带好一个团队真的如此简单吗?照此类推,夸夸其谈的所谓演讲家加上唯话是听的一群人,就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团队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么,怎样才能带好一个团队,换言之,怎样才能当好一个校长呢?陶行知校长关于好
老师的标准给了我一个启示:既然不要忘记自己曾经是个孩子应能当一个好老师,那么,不要忘记自己依然是个老师就一定能成为一个好校长!
反思后,我让自己明白,当上了校长,不要忘记自己依然是个老师。既然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是爱心
感悟成长 追求成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