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学问点整理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视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微环节】。
2、【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微小之处】,使我们质的变更一般分成两类,即【物理变更】与【化学变更】。化学变更伴随的现象很多,最重要的特征是【产生新的物质】。
11、物质发生化学变更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变更颜色】、【产生沉淀物】等。
12、物质变更与我们的生活休戚相关,如利用【物质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了温度计,这种变更属于【物理变更】;又如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土地沙漠化等环境问题日趋
严峻。
13、通过视察比拟铁片与铁锈,我发觉铁锈是【红褐色】、【有空隙】、【没有光泽】、【不导电】、【不能被磁铁吸引】、【粗糙】等。
14、铁生锈与【水与空气】有关,在日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的多少】关系很大。
15、用镊子夹住铁钉并将一局部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铁钉,可以发觉浸入溶液的铁钉外表有【新物质附着】,同时蓝色的硫酸铜液体颜色会【变浅】,这种变更属于【化学变更】。
16、小苏打与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二氧化碳】具有的特征是【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无色透亮】。
17、含有淀粉的食物: 玉米、土豆、番薯、苹果、面包、馒头、南瓜。不含淀粉的食物: 花菜、胡萝卜、白萝卜、菠菜、番茄、桔子、白糖、洋葱
18、在消费理论中,人们一般采纳什么方法防止、减缓铁制品生锈的速度?
答:【1】制成合金;【2】铁制品外表涂防护层;【3】保持铁制品外表的干净与枯燥。
21、用图表归纳本单元内容
第三单元 宇宙
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的半径大约为地球半径的【四分之一】,它的引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体积是地球的【四十九分之一】,质量是地球的【八非常之一】与地球之间的平均间隔 约【38万千米】,昼夜温差【310℃】。
2、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胜利地在月球上着陆。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是美国的【阿姆斯特朗】。
3、月球环形山的形态大多是【圆形】,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
4、月球环形山形成缘由的推想中,公认的观点是【陨石撞击说】。
5、月球围绕地球【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运行。
6、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亮】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7、月球在圆缺变更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态叫做【月相】。
8、月相事实上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局部。
9、古代人们对月相有特殊的称呼,“初一”称为【新月】,“十五”称【望月】。
10、月相在一个月中的变更规律是【上半月由缺变圆,下半月由圆变缺】。
11、日食有【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三种,月食只有【月全食】【月偏食】两种;日食发生在【农历初一】,而月食发生在【农历十五或十六】。
12、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恒星】,太阳的直径约是【140万】千米。
13、当月球运动到太阳与地球中间,假如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就会发生日食。当月球运动到地球的反面,假如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就会发生月食。
14、太阳系是以【太阳】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重点知识点整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