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尚礼的医学.doc1 中医尚礼的医学通过跟师和长期的思考,近年我提出了“中医是尚礼的医学”的观念。这个观念不是我创造的, 孙思邈在他的著述里已讲到“上医以德治国, 中医以礼齐人,下医以刑治病”。中医学作为一门医学,疗效是硬道理。中医不仅要近期疗效, 更要远期疗效, 这就要对“医”有一个长远的考虑, 有一个深入的认知。医为仁术什么最能体现中医的理念、精神和文化?我认为是“医为仁术”。“医为仁术”这个提法大家都很熟悉,但, 正因为太熟悉了, 反而容易忽视它的意义。这些年我对这个提法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研究, 发现它是我们能够从理念、精神、文化这三要素去认识中医的重要门径。我们经常讲中国文化的四大元素, 是儒释道医。儒释道是中国文化的三大支柱, 医紧接其后, 可见医之重要。所以, 儒释道医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若从这个角度看医, 那医就不孤立了。我们经常讲“中医是生长在中国文化土壤里的瑰宝”, 那么这个土壤是什么呢?就是儒释道。所以, 中国文化之间要贯通起来, 真正地贯通后, 理念、精神与文化这三要素自然具足。儒家以“仁”为本。《论语》开篇谓:“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之后紧接着就是: “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 其为仁之本欤? ”一旦有了这个“本”, 2 儒家的道统就建立起来了。那么这个道统走的是什么线路呢?走的是孝悌这条线, 由孝悌而忠信而仁义, 最后达到“仁者爱人”。这是“仁”在儒家的地位。“仁”在佛教的意义,我们可以通过佛的名号了解,“佛”在梵语里叫“ Buddha ”,是觉悟的意思。佛有很多名字,而释迦佛一个很形象的称谓叫“能仁”。“能仁”是佛! 当然这个“能”是根本的“能”。由“能仁”这个称谓可知,佛教认为,人性最根本的“能”之一就是“仁”(另一个根本的能是智慧), 如果人性中这个根本的“能”全面地展现开来, 那就意味着成佛。而仁的另一种表达便是慈悲,为什么所有成佛的人都很慈悲?就因为他的根本是仁。道家对“仁”的认识似乎有一点奇怪, 道家经常不以仁为仁, 如老子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大道废有仁义”, 是不是老子不讲仁呢?非也。不是老子不讲仁, 而是不以仁为仁, 不执着仁。为什么不执着?因为这是道的本体、道的本怀, 道之外没有仁, 所以你在道外去寻仁, 实际上已经离道十万八千里了, 他讲的实质是这个, 实际上跟佛教讲能仁是极其一致的。医怎么看待仁?我们从“医为仁术”这个提法就能大致体味到仁与医的关系。“医为仁术”, 学中医一定要对其有根本的认识, 否则为医是很困难的。“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之者,仁也”。太公的这个定义把仁的内涵很巧妙地勾勒出来了。我们看“仁”的造字,左边是一个单人旁,右边是齐头的两横。右边的这两横, 上一横表天, 下一横表地, 左边的单人 3 旁表人。所以,仁的造字已然涵括了天地人的要素,也就是三才的要素。我们中医是研究什么的?如果说中医有一个范畴,那就是三才, 就是天地人!《内经》讲:“夫道者, 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 中知人事, 乃可以长久。”大家想想看,这不就是仁吗?不就是仁的造字所现吗? “天有时”, 天给我们的是什么?太阳的东升西降, 月亮的阴晴圆缺, 天体的运行带来时间的变化,带来四季的变化,带来寒热温凉的变化,这就叫天有时, 时是
中医尚礼的医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