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交界性肿瘤
本讲稿第一页,共六十八页
卵巢交界性肿瘤
(一)概述
卵巢交界性肿瘤又名低度恶性潜力肿瘤。1929年,Taylor首次提出这类肿瘤,1971年、1973年FIGO和WHO分别确定交界性肿瘤有别于良性页,共六十八页
二次手术:对晚期第一次手术后有残存肿瘤者,经2-3程化疗使肿瘤病灶缩小、松动,可行二次手术。早期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后复发患者,第二次手术行全子宫附件切除,及减瘤术。对于非浸润复发患者再次手术生存率高,浸润复发患者再次手术生存率低。
手术中需强调的几点:
A:手术切口要足够大能肿瘤完整取出,有些大夫愿意病人小伤口,吸出肿瘤囊内液,然后取出肿瘤,将肿瘤期别人为从Ia提高到Ic。
B:尽量切除肿瘤。
C:粘液性交界性肿瘤晚期,胶冻状腹水,采用5%GS反复冲洗,吸出。
本讲稿第十三页,共六十八页
手术对BOT(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生育力的影响;
对于保留功能治疗的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对其生殖、预后和复发情况,进行了大量长时间的数据研究。
对单侧BOT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并不增加BOT患者复发率,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和其他切除手术没有较大差异,但是单侧BOT患者行患侧附件切除术可能更安全。
本讲稿第十四页,共六十八页
BOT手术是否剖探对侧卵巢,目前有新的看法。因为交界性肿瘤复发多见于同侧卵巢,对侧卵巢剖探增加术后粘连发生几率,影响妊娠。新鲜冰冻快送病理准确性约70-75%。术前超声提示对侧卵巢正常,术中探查对侧卵巢外观正常,不推荐多点活检及剖探。
双侧BOT患者是行两侧卵巢肿瘤剥除,还是行一侧切除一侧剥除,从卵巢功能看剥除术较切除术更好,剥除术的妊娠率略高于切除术,妊娠时间早于切除术,分娩率高于切除术。但剥除术的复发率高于切除术,而且复发时间比切除术早。因此,双侧BOT患者行单侧附件切除+对侧肿瘤剥除术可能更安全。
本讲稿第十五页,共六十八页
BOT保守治疗后的生育力与BOT的分期有关。文献报道早期BOT治疗后,自然妊娠率为54%,%。晚期BOT患者自然妊娠率低,为34%,致死性复发率高为2%。在可选择的情况下,BOT保守治疗是可行的,患者的肿瘤预后应给生育力让步。
本讲稿第十六页,共六十八页
2术后辅助治疗
交界性肿瘤术后是否给予辅助治疗一直存在争议。通过多年临床观察认为交界性肿瘤有较好的预后,辅助治疗不能改善交界瘤的预后,反而因过度化疗会引起并发症,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因此多不主张进行术后化疗。目前比较统一的认识是早期或其他期别术后无残存肿瘤一般不需辅助化疗,单纯手术即可获得较高生存率。晚期,术后肿瘤残存,明显影响预后。术后有肿瘤残存患者给2-3程化疗,可使肿瘤松动、病灶缩小,有利于再次手术切除肿瘤,有利于延长存活时间。交界性肿瘤增殖速度较上皮癌缓慢,化疗方案宜为较温和方案,如:CBP+VP16、PDD+CTX、口服VP16、米尔法兰
本讲稿第十七页,共六十八页
化疗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卵巢交界性肿瘤是低度恶性的,对化疗不敏感,一般不主张化疗。但是2014年NCCN指南提示BOT患者具备以下特点,包括血清CA125有明显升高,腹腔积液,肿瘤有外生乳头,期别较晚,肿瘤巨大,广泛种植,病理提示有复发的高危因素(浸润种植)等存在时,辅助化疗可能有益。2015年NCCN指南提示,卵巢LMP肿瘤腹膜表面浸润性种植提示预后差,建议和卵巢上皮癌一样的方案进行术后化疗。
关于浸润性种植的评价仍在研究中,尚无确切定论。对LMP肿瘤患者化疗是否获益仍有争议。
本讲稿第十八页,共六十八页
化疗对卵巢组织的病理学影响包括:
各级卵泡数均有减少(特别是初级和次级生长卵泡);卵巢间质不同程度纤维化、增生或坏死;卵巢皮质增厚、纤维化;颗粒细胞坏死损伤,也可见凋亡小体等改变。
如何预防化疗导致的卵巢功能损害?GnRHa类药物:GnRHa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阻断卵泡的成熟,阻止卵泡进入“化疗敏感阶段”。
本讲稿第十九页,共六十八页
卵巢组织的冷冻保存:
卵巢组织冷冻和移植,原始卵母细胞的冷冻保存,成熟卵母细胞的冷冻保存。这三种方式都不很成熟,成功率并不高。对临床来说最切实可行的是GnRHa类药物。据2013年一个研究显示,化疗前使用GnRHa对卵巢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表现为更早的月经恢复率和更高的受孕率。
交界瘤预后好,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但因交界瘤有远期复发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存率逐渐下降。I期5年存生率达100%, %-95%。
本讲稿第二十页,共六十八页
保留生育功能的BOT患者术后助孕策略
卵巢交界性肿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