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之祖0911.doc主备人周奎炎备课时间 20130911 教出时间教案编号 4 教学内容《华夏之祖》课型新授时间分配教师讲授时间 15 分钟学生活动时间 30 分钟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学生认识我们的祖先在生产技术和文化方面对人类文明的演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②学生认识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激发学生的爱:①黄帝、炎帝生活的区域、距今时间;逐鹿之战的概括②尧舜禹的传说;禅让制的含义③原始社会走向解体的有关史实 2、理解:华夏族是怎样形成的;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的联系与区别;禅让的实质;原始社会走向解体的原因过程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对教材中插图的观察、想象以及对具体材料的分析,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 2通过对原始社会的总结,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教学重点黄帝——“人文初祖”。教学难点尧舜禹“禅让”的含义。教学资源中国古代史网络资源教师用书教法设计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本课重点解决问题黄帝——“人文初祖”尧舜禹“禅让”的含义本课学生所得知道“禅让”的含义课前准备学生预习准备预年月日注: 1. 本页手写; 2.“课型”栏填写新授课、练习课、活动课、复习课、作文课等; 3. 其他栏均在授课前写好,“教学后记”栏在授课后写好。 4. 推门听课的行政、督学、教研组长等的签字位置在“教案编号”栏上面。教学过程(“三讲三不讲”:讲重点、难点,讲规律、拓展,讲易错、易漏、易混点;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 主备栏二次备课栏(手写) 一、导入新课 1、复习提问(1) 说说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的距今时间。(2) 说说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的发现地点和所属流域。(3) 我国是最早种植什么的国家? (4) 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的建筑形式是什么? 2、新课导入(展示黄帝陵的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古都西安和革命圣地延安之间, 有一个黄陵县。那里有一座华夏族始祖黄帝的陵墓。每年清明时节, 各地的民众和海外赤子纷纷前往祭奠敬拜, 表达对黄帝的景仰之情。( 展示黄帝陵祭祖活动图片) 1937 年抗日战争前夕, 毛泽东和朱德还写了《祭黄帝文》,派人前往黄帝陵扫墓。黄帝为什么受到后人的尊敬? 他对中华民族又做出了什么贡献?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第 3课,华夏之祖。相信学完本课,你将会了解到这些内容。二、新授一、炎黄战蚩尤指导学生阅读 12页“正文”和 13页“阅读文字”,自主学习, 初步了解炎帝、黄帝、蚩尤和涿鹿之战。告诉学生,距今约四五千年,我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活动着许多部落, 而炎帝、黄帝、蚩尤就是当时著名的部落首领。(展示炎帝、黄帝、蚩尤的图片,介绍他们的文字以及部落位置的地图,并进行解释说明。) (展示涿鹿之战示意图) 请学生根据图片和课本内容, 讲述涿鹿之战。提示学生从征战双方、征战过程、征战结果等方面着手。指出,涿鹿之战后,炎帝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二、黄帝——人文初祖(多媒体展示“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让学生了解为什么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为什么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思考: 你对上述神话有什么看法?认为哪些是可信的? 哪些带有神
华夏之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